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报考指南  > 招生政策

西安交通大学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圆满结束

时间:2022-01-04     作者: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招生政策

12月27日,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结束。今年报考西安交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考生近2.4万名,分布于全国600余个考点,报考和参考人数均再创历史新高。西安交通大学考点设立兴庆和雁塔2个考区、340个考场,承担近万名考生的组考工作。西安交通大学考点坚决落实“应考尽考”以及不因组考发生疫情传播的原则,在学校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和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与部署下,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纪委监察处、党委宣传部、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处)、财务处、保卫处、后勤保障部(校医院)、网信中心、保密办、规建中心、团委、及各学院(部、中心)等相关部门通力配合,组织了近年来难度最大、标准最高、变化最多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全力保障了2022年研考安全平稳进行。

靠前指挥,全力打赢“疫情防控”和“研招考试”两场硬仗。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研考组织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与挑战。校党委书记卢建军、校长王树国全面检查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工作,听取考试方案,检查疫情防控、考场部署、考试安排等工作,现场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副校长郑庆华、席光、荣命哲,校党委常委张定红、柴渭、成进、别朝红深入考研保障工作一线,带队巡查督导。学校各部门多次召开招生工作会议,成立疫情防控指挥组、考务工作协调组、考生信息对接组、招生咨询摸排组、后勤保障组、安全保卫组,明确责任、规范行动、迅速部署。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变化,从疫情防控、考场布置、监考选拔、送考方案、安保及后勤保障等环节连夜不断调整组考方案和预案,完善应急处理机制,出台专项考试疫情防控实施方案,形成统一指挥、快速反映、有效控制、系统联动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规范有效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筑牢疫情防控和考试安全“两道防线”。全校各部门全员出动,紧急抽调考试工作人员千余名,参与疫情防控、考试组织、监考考务等各项工作。通宵达旦、夜以继日,不畏艰难、挺身而出,是学校践行“应考尽考”承诺的信心与勇气。

应考尽考,全心守护每一位考生的梦想。考生和考务工作人员疫情防控信息随时变化,为精准确定考生情况,学校紧急开发考生信息摸排系统,连夜紧急摸排考生信息,详细筛查因疫情无法抵达考点考生、密接考生、封控区考生、管控区和防范区考生、本考点等考生及考务工作人员的防疫及健康信息,并对异常数据进行逐一核查,与考生精准对接,一人一策确定考生考试方案,累计摸排考生20174人次,摸排率达96.7%。学校设立24小时招生咨询电话,共接听电话近万次,及时与考生确认相关信息,全方位解答考生疑虑,解决考生问题,做好考生情绪疏导工作。为充分落实“应考尽考”工作目标,针对各类因疫情原因不能选择西安交大作为考场的考生,学校协调医护、安保、服务等各类人员实施分类施策、分点服务的方案,30名监考老师奔赴15个隔离酒店为考生送考上门,担当起隔离考生监考的重要任务;紧急抽调近四千封试卷,准时送往16个考点1528名借考考生手中。一张张问卷、一封封邮件、一通通电话、一声声“加油”,是学校全心守护考研学子“应考尽考”的态度与决心。

严密部署,全面做好考生服务与保障。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为考生提供周到的服务,在严格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对考生在校内外防疫、交通、医疗、饮食、休息等各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安排。为全力做好考点疫情防控工作,学校专门设置了考试封控区,本校考生与外校考生按不同路线和大门扫码测温严格检查后入校,设立备用隔离考场35个,并为隔离及送考考生专门制定了进场、离场路线。学校加强对考试相关场所的消杀处理,特别做好隔离考场的防疫防护措施,全面落实考试期间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全力保障广大考生及考务工作人员的生命和身体健康,切实维护考生及考试工作人员切身利益。为保证考生顺利前往考场参加考试,学校制作考场考区分布地图,并发布相关考点公告、短信,提醒考生入校流程;为保障考生的用餐与休息,学校为考生精心准备了盒饭、姜汤、热水,并将图书馆、体育中心等大型场所设为考生用餐及休息区域,设立核酸检测点为有需要考生提供免费的核酸检测服务。校园内随处可见的学生志愿者们冒着风雪为考生提供入场指引、证件打印等志愿服务。考试期间,央视新闻、新华社、今日头条等媒体纷纷报道了西安交大研究生考试组织工作。

长安飞雪,大爱暖心,每一位考生的梦想都被一群人守护,每一份努力都不曾被辜负。愿广大考生历尽千帆,一战成研!

在线报名
上传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