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论与教育
1. 灵魂论的内涵及意义
认为要按三个方面来规定灵魂,即营养的灵魂(植物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动物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人的灵魂),以其灵魂说为基础,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和谐教育的思想,与灵魂三个组成部分相对应的教育分别是体育、德育和智育。
灵魂论在教育理论上有重要意义:
(1) 说明人的身上也有动物性,不承认或企图消灭它,违反人性。
(2) 人具有理性,用理性限制欲望,人就超越于动物,上升为人。
(3) 为教育必须包括体育、德育、智育提供了人性论上的依据。
2. 和谐教育
以灵魂说为基础,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和谐教育的思想,并与儿童年龄分期相结合, 强调教育应当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顺序,将儿童的教育过程按照年龄划分为三个时期,7 年为一期,从出生到 7 岁为第一时期,7—14 岁为第二时期,14—21 岁为第三时期。儿童从 7 岁开始上学。初等教育的分科有四种:阅读、书写、体育锻炼、音乐和绘画。教给儿童的东西应是“真正必需的有用东西”,而不是“一切有用的东西”。
实施和谐教育,首先必须注意公民的道德教育;
其次,智育的目的是为了实际生活的需要,即“真正必需的有用东西”; 再次,实践必须先于理论,身体的训练应先于智力训练;
最后,和谐发展教育的核心是音乐教育;
在西方教育史上,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儿童年龄分期,并强调教育应遵循儿童发展顺序与规律的教育家,他首次提出教育应“遵循自然”的原则。
来源:http://www.kaoyan365.cn/jiaoyuxue/341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