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报考指南  > 报考专业

考研人的择校过程是什么样呢?来看看他们的故事吧!

时间:2020-07-31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报考专业
 摘要:成功上岸考研人的择校过程是什么样呢?是如何给自己的定目标的,怎么给自己定位?心理过程和行为过程是怎么样的?是如何给自己定位的如何寻找相关信息的呢?相信这是很多考研人都想知道和了解的事情,今天就带大家看看上岸学长学姐们是怎么样选择学校的,快来跟上~

  @土豆土豆大土豆:三跨考生择校择专业的心路历程

  关于考研,其实是我刚上大学时就在心中默默树立的目标,因为我的大学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二本院校,而我一直有名校情结,所以想通过考研来实现这个梦想。我偶然得知我们学校文学院的一个学姐考上了北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当时,我像一个粉丝一般,跑到学姐寝室,问了好多问题。虽然学姐和我不是一个专业,但我还是从学姐那里得到好多启发。那就是,只要我够优秀够努力,即使本科很普通,也能考到北外。事实证明,北外考研真的没有本科学校普通遭歧视的现象。

  大约是大二下学期吧,我在搜考研信息时,偶然发现北外英语翻译硕士要考二外日语还搜索到一个2014年考上北外的学姐的经验帖,当时又惊又喜。因为我本科专业就是日语,英语也一直学的自认为还不错,选北外无疑能让我把优势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因为很多英语专业同学二外学的不太好。但是当时也只是想想,并没有觉得自己能考上,毕竟,北外可是中国外语最顶级的院校。

  从大二下学期到大三上学期寒假,在很长一段时间,我把目标定为北外日语翻译硕士。因为当时自己也没有很大勇气敢跨考,又想考北外,恰好北外翻译硕士又要考二外,我一直想把自己英语日语两门语言的优势都充分发挥出来。从大二下学期到大三上学期放寒假,我都坚定要考北外。

  想法改变是在大三寒假,当时自己把中国所有的211大学日语专业考研情况都查了一遍,所有211哦,工作量超级大,那年寒假几乎除了过年吃吃喝喝以外,其他时间都在百度各个学校研究生官网。期间也加入好多日语考研群,问前辈们经验。机缘巧合,认识了一个非常热心的学长,学长当考的是吉林大学,当时初试刚出分,学长考的分数也相当高。吉林大学不仅是985,日语专业也超级厉害,日语专业还有博士点,关键吉林大学在东北,竞争没有北上广学校激烈,学长考的这个日语专业的研究方向比较冷门,竞争又小了很多,总之,是一个性价比很高的大学。当时在考研群里还认识一个学姐,她好像是广外的,当年她考得好像是北外的研究生,我当时就问了这个学姐一些情况,这个学姐当听到我是一个普通二本的学生想考北外,对我是冷嘲热讽。说实话,当时特别受打击。综合各种因素吧,在大三下学期开学前,我把目标院校变为吉林大学。

  大三下学期,大约是2016年3月20号左右吧,有一天我突发奇想(我也不知道为啥就突然又冒出这个想啊,可能真的对英语念念不忘吧),既然我那么喜欢英语,直接考北外英语翻译硕士好了(大二时的想法又再一次冒出来了),我当时吃中午时间接问了一下我的一个同学,她觉得这个想法简直是异想天开。那天是周六,下午上双学位课时,我就跑去问一个英语老师,这个英语老师听完我的想法后,给我说了一大堆道理,总之就是考北外很难。

  最后老师说了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那就是"现在是下午,人头脑容易发昏,你还是回去睡一觉明天早上再想吧"。听完老师的话,我直接打消了考北外英语翻译硕士的想法。所幸,每周上双学位课时,时不时会受到英语老师们的影响,当时教我们写作课的老师说过一些他们去北外培训,北外的学生如何如何优秀,我心里的北外梦就时不时被勾起来,心里想,要是自己能去北外,真的感觉自己如果能去北外的话,学生生涯就没有遗憾了!

  2016年5月19号,这一天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是双学位英语听力课,陶超老师说我们学校16级考研成绩很好,有个学姐考上了复旦大学英语笔译专业。当时老师说了很多关于这个学姐的事迹,我备受鼓舞,心里的英语梦,翻译梦又再一次被点燃啦!说实话,通过大学几年的学习,我渐渐感觉到,自己对翻译很感兴趣,尤其对英语翻译很感兴趣。虽然当时自己还在苦苦坚持大三下学期开学时选定的吉林大学,但是这个时候,听到老师说复旦英语笔译学姐的事,吉林大学的日语研究生对我几乎没有吸引力了。

  2016年6月13号,这是我印象深刻的一天。那天下午,我去考研机构交政治学费。也许冥冥之中和北外有个约定吧。那天在办公室,我看到一个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姐的北外通知书,那时我第一次近距离看研究生通知书(以前都是在电脑或者手机上看),那是一个非常安静的午后。我记得当时我看那个通知书看了好久好久,真是久久凝视啊,心里幻想,要是自己的通知书该多好,二十多年的人生中从未那样渴望一件事情。当时考研机构负责的学长还给我开玩笑(他知道我是外语专业的),说"你也考这个学校吧"。我当时就本能地说"觉得自己考不上,这个学校太好了"。

  2016年6月29号,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天。大约27号左右期末考试结束后,我留在学校准备日语N1考试。29号下午,像往常一样我在教学楼背日语单词,天非常热,我也烦躁不已。面对一个又一个日语单词,心里真的超级烦(对比之下,还是喜欢英语单词)。我记得当时我就拿起手机,无意间翻到以前收藏的考研经验帖,就是第四段中提到的2014年考上北外学姐的经验帖,我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

  我最想对广大学弟学妹们说,我选北外,并不全是因为它是外语最高学府,而是有我自己的道理在。对于翻译硕士,据我所知,全国只有北外和南航考二外,其他学校不考二外,而是考一门翻译硕士英语,因为我本科就是日语,对于我来说,要想在这场跨考考研中取得胜利,选北外最能把我的优势科目发挥出来。

  @九分甜加冰:选择真的比努力更重要

  选择学校是考研的第一步,也是最最重要的一步,因为后期所有的行动啊计划啊都是围绕这个学校制定的。经历完考研回头看,我们19届考研学子都得出一个结论:选择比努力更加重要。在选择学校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能力,去选一个你拼尽全力一跳就能够上的学校,而不是和自己差距太大的学校。你想想,你觉得这个好,那没人是傻子大家都会觉得它好,报考的人多了高手如云藏龙卧虎,若你没实力很有可能就是炮灰。那具体怎么选呢?我这个老学姐分享一下方法吧~

  第一步:确定学校的档次。啥叫档次?对于学校来说,就是985/211/双一流/普本/二本/三本,要注意的是越是档次高的学校越难考。

  第二步:根据地理位置和就业情况继续缩小学校范围。接着就是看自己的喜好了,根据想去的城市/这个专业在地方的需求情况,继续缩小学校范围,选出3-5个心仪的学校。

  第三步:去学校的官网,查以下信息,并做成Excel表方便对比。

  1.报录比:报录比是最直观的数据,可以知道竞争的激烈程度,但是学姐想遗憾的告诉你,大多数很热门的学校都不会公布这个数值,因此只能估算了。按照现在考研的趋势,咳咳,只会多不会少的。

  2.历年分数线:这个数据就太重要了!34所学校是自划线的,其他学校是根据国家线的,但随着每年考研人数大增,很多学校都在国家线的基础上又划线,也就是所谓的院线。所以在搜集信息时候,一定要去官网上或者某度上把历年分数线找齐(至少五年的),然后第一是看它高不高,像我这个专业川大今年飙到379,人大飙到390,就是很高很高了,要知道满分才500啊!当然还有些金融专业都410+,真太可怕了。第二就是看上涨趋势,今年很多专业都大幅度上涨了,我有个朋友的专业直接涨了35分,哭了哇

  3.历年录取的名额:第一是去研招网,找历年官方发布的名额,但这个往往不是最后的录取名额,因为有的学校会扩招,所以第二步就是去找历年录取名单,一个一个数下来(不要怕麻烦噢这才刚开始呢~)一般超过20个的希望很大;超过10个就算多了;5-10个风险大;5个以下的就是需要抢破头了。这样一来,你就大概了解竞争激烈程度啦

  4.复试名单的名额:这个是我自己摸索到的,我感觉没有经验贴说这个很重要,但我经历过之后要提醒大家,这个数据太太太重要了!必须去查!因为这牵扯到复录比,也就是参加复试的人数和最终拟录取的人数,比如今年某个学校我们专业,进复试的100+个,最终只要30+个,你说可怕不可怕。所以啊一定要找到这个名单,还是要手动数!如果复录比超过2:1的,我觉得。。咳咳你懂得

  5.录取名单的人的公共课分数,尤其英语:虽说四六级不会影响考研英语,但是还是可以做个参考的,如果勉勉强强过了四级的(就像我),选的时候就要看看录取的人他们的公共课水平咋样,如果都是80+的大佬,那么我劝你三思吧(如果你也是大佬当我没说哈)

  6.推免名额:推免名额对我们影响也很大,所以要看名额占多少,趋势如何。

  7.看有没有特殊政策:这个官网一般都会说明,比如只招学硕不招专硕啊,比如考英语一不考英语二这些。

  第四步:通过各种途径,找到学校的真题

  在经过了以上筛选后,手上就剩下2-3所学校了,这时候要做的就是千方百计(因为很多学校官网不公布真题)的找到该校的考试真题,然后进行比对,确定一个最终的学校。那比对什么呢?

  1.题目的类型及分值:文科的话,有的学校是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等,一道十几分,有的上来就三道论述大题,一道几十分(这种很吓人了)。理科的话学校之间也是有区别的,要做的就是比较,然后确定自己对哪种类型更适应。

  2.题目的风格:有的学校是偏向于基础的,有的偏向实践方面;有的学校十几年不变题型和风格,有些学校摸不着套路,没人知道它下一年会出什么。这也是需要注意的地方,风格百变难度就会增大噢!

  3.题目之间的难易程度:有的学校一看就有答题思路,分值大又简单,好考一些;有些学校问的很深,想了好久也没思路,这样一互相对比难易程度自然就出来了。

  第五步:搜集信息,调查学校压不压分

  我当时也是调查过这个以后,才确定的,因为很多学校为了要高质量生源调剂,就会给一志愿的学生分数很低,使其过不了国家线。那后期不论是复试还是调剂都没戏了,比如今年某学校压分了就是为了要985/211高质量生源,坑了好多同学,所以一定要经过充分调查以后再决定。

  经过以上繁琐但细致的步骤以后,就可以选出那个最适合你的学校啦~然后要做的就是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参考书、资料书等有哪些,买!买!买!

  就像这位学姐说的,选择真的比努力更重要,尤其是在我们考研择校过程中

  @夏日之阳的马甲:20届工科跨考生的血泪分享

  先介绍一下基本情况,本人本科系西北地区某211高校工科专业学生,一志愿本校传播学。初试成绩:政治66+英语一57+专业课一122+专业课二130=总分375,复试线386无缘复试,幸运地是调剂回一志愿学校一志愿专业顺利录取。

  像每一位志存高远的孩子们一样,择校之初,我也不安于普通的211平台向往着更加高远的985学校,众多经验贴中的不乏二本三本跨考上岸985的分享,抱着“别人可以我也可以”的想法坚定备考到8月,突如其来的压力和偶然间发现的21:1的报录比让我在几个夜晚辗转难眠,担心一志愿无法成功上岸,又怕降低目标成功上岸后会不甘心。

  在一个月明风清的夜晚,我悄咪咪的爬下床,趴在窗前,仰望星空,对比着选择各个高校的优劣得失:比如竞争对手是怎样的的人群,考试内容涉及的范围我一个跨考生能否全部兼顾,一旦一战没能上岸我该何去何从……终于凌晨三点伴随着焦虑还是决定舍弃梦寐以求的首屈一指的新传学府,选择向本校的传播学专业努力,一是考虑到传说中西北地区统考科目得分要易于京津地区,二是考虑到本校的环境优势更容易获取学习资源。时至今日,各位考研的宝宝们一定发现了考研与高考的不同,大的政策方针是一样的,但各个学校的具体实施是不同的。举个例子,全国扩招,同为新传考研,有的学校扩招二百多人有的学校复试线不降反增,是否上岸不完全靠努力和能力,很大程度上是选择和运气,比如今年的调剂大军中不乏350左右考生调剂学校捏了一大把,而400左右考生没能调剂成功进入二战阵营。你可能会问400分还需要二战?没错,考得好不如选得好,选不好,那些本可以一战高分上岸的学校最后会成为即使高分调剂也会对你挑三拣四的学校。

  怎么选?选择适合自己的而不是所有人都眼红的。

  首先建议大家根据学科评级、地域、学校等级、考试内容、历年考情等多个维度进行院校搜集整理2然后根据自己在意的维度重要性进行排序3最后排查出三所三个档次的目标院校进行备考复习,分别作为A冲B稳C保的院校,以备复习遇到瓶颈时快速更换院校而不用再耗时纠结选择友情提示,第三人效果理论在择校的时候表现的淋漓尽致:以今年某复试线全国MVP的高校D为例,你以为大家在择校的时候会因为今年D校的分数线蹿高避而不选想要捡漏的时候,大家也都这么认为,那么D校会不会是一个好的选择呢,还是结合之前①提到的几个维度结合自身需求客观分析客观选择为佳。

  看了这些学长学姐择校的故事和历程,同学们心里是不是更加清楚些了呢在选择院校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先看看这份攻略哦。考研择校需要先做很多工作,在各种平台看怎样选择院校,各种指标对比,考上概率大小比较,千万不能“一抓瞎”选了一个。看了这么多,觉得目标院校的选择主要是按照学术水平,地区,竞争压力,个人是否存在名校情结,以及其他因素来进行选择,而且只要你内心足够坚定,目标必回达到,加油!各位小伙伴在择校中还想了解哪些可以留言哦,大家一起来帮你解决!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