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报考指南  > 报考专业

考研择校最先考虑什么因素?考虑好这几点,助你顺利上岸!

时间:2020-07-31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报考专业
  摘要:随着21考研初试时间的临近,22考研同学也已经紧张有序的开展,决定考研之后最早要做的事情就是正确择校,选择一所适合的学校是很重要的,这不,最近就有同学留言:择校首先要考虑哪些因素呢?该怎么正确择校呢?

  “我想考学科化学,广东人以后想在广东当教师,照理说,华师是最好的选择,但华师本校考的人太多,老师叫我们不要扎堆报校,想去湖师,然后查了查今年录取的九个全日制有五个是本校的,再犹豫要不要出省出的更远一些,可是很多人说所在的城市很重要,有关导师的人脉什么的,可是广东除去华师,就只有广州大学了,广州大学的教育类挺一般的,所以,如果没打算去什么特别好的985学校的情况下,是学校重要还是地区重要?在择校应该最先考虑的是什么因素呢?”

  那么该怎么选择呢,看看大家是怎么说的吧!

  网友一:最先考虑的因素,当然是考上研啊。明确目的:在广东省当老师,那尝试着找几个心仪学校的招聘,要求是怎样。要求研究生?要求211或985研究生?所以说,门槛是研究生,以考上为第一要素。再在地区和院校选择,个人偏向地区重要。

  网友二:考虑因素排名:1.先考上;2.方向在行业里的排位;3.导师人好;4.学术水平高。

  网友三:如果是我,我会考虑地理位置。如果我未来想在江南工作生活,那我首选上海,二选南京。如果我未来想在岭南工作生活,那自然就考虑广州深圳了。所以我认为地区重要。学校只要不是那几家,那么剩下的学校其实都没什么差别。反正都是教育部承认的具有高等教学资格的公立大专院校。

  网友四:我觉得两者要综合考虑再选最优,首先如果不考985那就选考虑自己以后在哪发展为前提,再进一步缩小范围有哪些学校可选,最后在做对自己最有把握的目标院校不断努力就好啦,加油!

  网友五:当然是在你最大能力范围内的极限学校,比如top10top20211之类的,如果目标定高了,容易扯到蛋还风险大,定低了容易复习的时候懈怠。因为高估自己和低估自己而翻车的例子我见多了。往往是报那些跳一跳就能摸到的学校的同学上的机率最大。

  看了大家的回答,帮帮总结了一下:首先结合自身实力,考上为主。其次,考虑学校排名、地理位置导师等等。其实啊,不同的考研er在择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都是要结合自己的实力的,在这个条件的前提下,针对同学们在择校时最先考虑什么因素的疑问,帮帮为大家总结了以下几个~

  一、学校排名和专业报录比

  学校的综合排名、专业排名,是考生首先需要考虑的。如果排名不是很理想的学校,研究生学历也不太具有竞争力;此外,假定考生对某一所学校有意向,就需要认真关注该学校自己想要报考专业的报录比,报录比和最后考研的成败有很大的关系。报录比这么重要,那要怎么样收集和分析报录比呢
  二、成功率

  考研的成功率涉及很多因素,包括目标院校的招生政策、分数线、录取比例、导师因素等等。如果能对目标院校进行深度的分析,那么对整个考研的成功就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比如:很多院校都有冷热之分;或者有的院校推免名额多,但留给考研的名额就少,考取难度相应就会加大;还有招生人数过少的高校,考取率较低,都应慎重报考。

  三、城市学术氛围

  报考学术型硕士,而且有一定的读博意向的同学,建议一定要考虑到城市的学术氛围。这里给大家提示,北京的学术氛围是最好的。北方城市的学术氛围,比南方城市浓一些。当然,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情况,并不代表具体的院校。

  四、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考研和读研,是联系在一起的,读研的城市往往也是考生未来个人发展的城市。考研,就是为了能够使得自己在学历上有所提高,未来的生活质量有所提升。在选择学校的时候,建议认真考虑自己以后会在哪个城市就业发展。高校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考生的就业去向。

  五、父母、男女朋友的意向

  考研对考生来讲,是长期人生规划中的一步,在选择院线的时候,一定要征求父母的意见,如果有男女朋友,也要考虑到对方的想法。人的一生可能会五彩斑斓,但很多时候,家庭和亲情才是最重要的,千万不可忽视。

  六、个人理想

  考研不易,读研的机会成本很高,在考研的过程当中,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财力。所以同学们一定要选择一个能够实现个人抱负的大学,这样备考有动力,读研也有激情。如果随便选择一个院校,很可能会把自己的理想埋没在了一个普通的学校里。俗话讲立大志得中志、立中志得小志、立小志不得志。考研择校就是立志的阶段,目标远大,结果不会太差。

  七、学校和家乡的距离

  不论考生毕业之后是否要回家工作,距离家乡近一些,总是好的。一方面随着各位考生的父母年纪越来越大,回家方便的优势将日意凸显,且距离家乡较近的城市,在生活习惯也不会相差太大。

  以上这些因素说到最根本上,还是要先综合自己的实力,目标院校的选择一定要量力而行,要确保有机会能考上,如果选择的学校非常好,但竞争大、考取的概率几乎等于零,这就没有意义了。最理想的目标院校应该在个人能力与个人抱负的交叉点上,在充分考虑自身的前提下,再参考以上几个因素。各位同学在择校时还考虑了哪些重要的因素,并把它排到了前面呢?评论区讨论以下吧!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