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报考指南  > 招生政策

中国农大研究生院招生处处长:明年招生3项调整

时间:2015-07-01     作者: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招生政策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是首批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权和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学校已发展为以农学、生命科学和农业工程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从2014年开始,学校原农学门类联考科目(包括数学农、化学农、植物生理学与生物生化、动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采用本校自命题试卷。学校明年招生有哪些变化呢?记者采访了学校研究生院招生处处长张泓。

  记者:学校明年计划招收多少硕士生?哪些专业有调整?明年招生有什么特点?

张泓:学校2015年预计招收2000名硕士研究生,其中学术型硕士约1300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约700名。

学校明年招生专业有三方面调整:一是思想政治教育学院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030503)、思想政治教育(030505)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030506)4个专业统一调整为马克思主义理论(030500)专业;二是部分专业暂停招生,包括理学院的运筹与管理(1201Z2★)专业、经济管理学院的保险(025500)和国际商务(025400)专业;三是新增招生专业,包括经济管理学院的会计(125300)专业、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电子与通信工程(085208)专业。

学校明年招生有以下特点:一是继续扩大接收推荐免试研究生的比例,优化生源结构;二是进一步完善奖助体系,在全面收费的大背景下,扩大对各类研究生的奖助比例与额度,保证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

  记者:学校2014年考录比是多少?报考较热的学院有哪些?

张泓:2014年共有6092人报考农大,共录取考生2061名。以考试方式录取的考录比约为3.6∶1。其中报考人数过千人的学院有经济管理学院、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记者:学校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有哪些新的改革?

张泓:学校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年,最长修业年限为3年。学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培养内容突出宽口径和实践性特征,在相应学科领域内,各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包括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原则上一年级执行同样的课程计划。入校一年后,经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部分学生可转入硕博连读生培养,进入博士阶段学习;达到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者,按招生类别获得相应的硕士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

  记者:对于想报考农大的考生,您有哪些建议?

张泓:在报考阶段,考生首先要根据专业目录与自己的兴趣认真选择专业,合理填报志愿。特别提醒,考生在报名系统填报的信息将跟随整个学业阶段,要认真填写,确保正确,否则将影响新生入学报到。考生要随时关注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和研招办微信平台,有关招生信息会及时公布在网上。

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农大不再提供自命题初试科目的参考书。但是,每年学校研招办会收集部分考试科目的考试大纲,在报名前后公布在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通过初试的考生要随时关注学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和报考学院的网页信息。部分实验类学科复试时考核实验操作,许多学科复试时会有专业英语方面的考核,考生要做好充分准备。复试时,考生要充分展示自己的理想、学识、品德、科研经历与成果,以及各方面的才能与优势。表达沟通能力在面试时非常重要,考生要注重这方面的训练。

记者:学校在研究生收费、奖助学金方面有哪些新政策?

张泓:学校博士生学费为每年1万元,学术型硕士生为8000元,专业学位硕士生为6000元。所有研究生还可获得国家助学金,硕士生资助标准为每人每年6000元,博士生为每人每年1.2万元,按月发放。博士生可获得每年1万元的学校助学金,学术学位硕士生每年可获得8000元或4000元,专业学位硕士生每年可获得6000元或2000元。

学业奖学金分2个等级:一等奖励标准为二年级及以上年级博士生每人每年8000元、二年级硕士生每人每年4000元,现阶段获奖比例不低于30%;二等奖励标准为二年级及以上年级博士生每人每年4000元、二年级硕士生每人每年2000元,现阶段获奖比例不低于40%。一年级直博研究生和推荐免试录取的一年级硕士生直接获得硕士二等学业奖学金。

在助研津贴方面,博士生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1000元,硕士生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300元,直博生和硕博连读生一年级按硕士生资助标准执行,二年级及以后年级按博士生资助标准执行。另外,学校还设有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助教和助管岗位津贴等奖助学金。

在线报名
上传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