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报考指南  > 考研新闻

招150人左右!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2022年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报名通知

时间:2022-07-06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新闻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2022年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报名通知

为深入...机械与车辆学院决定举办2022年全国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活动,按照北京市和学校新冠疫情防控总体要求,2022年暑期夏令营活动以线上方式进行。现将具体要求通知如下:

一、北京理工大学及机械与车辆学院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1940年诞生于延安,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首批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学校现有教职工5600余名,汇聚了33名两院院士、350余名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6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建有1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和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近年来,学校坚持“四个面向”,围绕“顶尖工科、优质理科、精品文科、新兴医工”学科建设方针,系统构建工理管文医协同发展格局,现有9个学科门类、31个一级学科点,其中,30个一级博士点。设有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9个学科领域进入世界一流行列、4个学科领域进入世界一流前列。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动力机械及工程二级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点、光机电微纳制造科学与技术北京市高精尖学科点,有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2个一级学科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个二级新兴与交叉学科博士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授权领域、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4个授权领域、6个本科专业。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107人次入选各类高层次人才计划;牵头国家及省部级教学科研团队14个。

学院牵头建有国家级科研重点实验室5个、省部级科研重点实验室7个,实验室面积4.3万平方米,设备总资产近7.4亿元。主持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73基础研究项目、国防基础加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杰青/仪器专项/优青项目等50余项。2021年,科研总经费5.5亿元,教师系列人均到校科研经费超过220万/年。学院推动了我国地面机动装备传动技术两次跨代发展、我国陆上机动装备动力与推进技术的升级和跨越发展,新能源汽车应用于北京两届奥运会、世博会、APEC等,推动首都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首次实现了制造中电子层面观测与调控,获得了系列重要应用和广泛国际关注。

2021年,学院总计授权国家或国防发明专利354项,SCI收录论文366篇,ESI高被引论文38篇。近年来,牵头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国家级科技奖励8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50余项。

学院是学校唯一的人才培养综合改革试点学院,培养“胸怀壮志、明德精工、创新包容、时代担当”的领军领导人才,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成为德才兼备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重要基地。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基础课程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车辆工程、装甲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工程、工业工程等5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车辆工程、装甲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工程4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教学实施计划,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2个专业为工信部重点专业、北京市一流专业,获批教育部智能制造工程新工科专业。机械工程、车辆工程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学院获批各类国家级精品课8门、国家级规划教材10本,教育部、北京市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各2项,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承担各类国家及北京市级教改项目6项,学院教师连续7届8人在北京市教学比赛中获奖。

截止2021年,获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上银优秀机械博士论文、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优秀博士论文、中国内燃机学会优秀博士论文等28篇。学院通过制度保障、条件政策支持等措施鼓励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创业活动并取得丰硕成果,近5年,本科生获得国际、国家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192项,省部级以上获奖327项。获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冠军,近三年在“互联网+”“创青春”“挑战杯”国家决赛获7金5银,位居全国高校机械类院系第1。

学院拥有2个教育部学科111创新引智基地、7个国际联合实验室,2个校级重点国际联合实验室,与德、俄、美、英、意、法、英等60余所一流大学设有本科生交换/访学项目、研究生联合培养/双博士项目,建有对接国际一流大学课程体系的“机械工程全英文教学专业(智能制造与车辆方向)”,并设有面向来华留学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学科点各2个。

学院是我校规模最大的学院,自学校KPI(关键绩效指标)考核实施七年以来,学院KPI一直名列全校第一。2016年,我院机械工程学科完成国际学科评估,被世界知名学者组成的评估专家组评定为整体“亚洲一流水平”。2017年教育部学科评估,机械工程为A类学科(全国并列第5)、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为B+学科(全国并列第9)。2021年,ESI工程学科排名全球第39名,US News排名全球第29名。

作为我国知名的机械类专业学院,学院综合实力处于中国国内同类高校前列,为...等杰出人才。

二、暑期夏令营接收对象

本届活动拟接收营员150名左右,重点面向:具备较强学科专业实力的机械工程、车辆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和工业工程方向的优秀大学生;数学、力学、物理学等理工类基础专业方向的优秀大学生;自动化、信息科学、航空宇航、兵器科学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的优秀大学生。其中重点关注有意愿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或者有硕博连读意向的优秀大学生。本届活动还将吸纳30名机械与车辆学院优秀本科三年级学生共同参与夏令营活动。

各专业接收对象须满足以下条件:

1. 高校优秀本科三年级在校生(2023届应届毕业生);

2. 政治坚定,品学兼优,在校期间无违纪记录,在师生中有良好口碑;

3. 学习成绩优异,具有继续攻读研究生的愿望及潜质,对所报学科方向有浓厚兴趣;

4. 英语水平优良,国家大学英语考试成绩四级480分或六级450分及以上。

5. 性格开朗,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6. 可参阅优先条件:达到所在高校推荐免试生要求,且本科期间具有署名前二的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参赛获奖、专利、论文等)、本科期间荣获省部级及以上荣誉称号奖励。

三、暑期夏令营活动安排

6月16日—7月3日,营员报名;

7月4日—7月8日,营员报名资料整理、初审和选拔并通知参营营员;

7月12日—7月15日,举办夏令营系列活动。

导师的研究方向、学术成果、联系方式等可登陆机械与车辆学院网站http://me.bit.edu.cn/index.htm查看。导师邮箱见学院官网师资队伍。

四、暑期夏令营政策激励

1. 优秀营员选拔:根据学院可接收推免生的名额并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确定;对入选的优秀营员发放优秀营员证书。

2. 优秀营员政策:获得所在院校2023年研究生推免资格的“优秀营员”,若满足我校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要求,则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五、暑期夏令营报名办法

1. 提交2022年机械与车辆学院夏令营申请表(详见附件1)及本科成绩详细清单(从入校至大三第一学期末的全部考试成绩,加盖教务处公章或成绩单专用章)、学生本人身份证(正反两面)、学生证(封面及有学生照片那一页)、英语成绩单(如四/六级、托福、雅思等)、各类获奖证书、代表性研究论文等电子材料,其中:附件1需要word版本、签字盖章后的pdf扫描版各一份,并以适当名称命名文件;所有电子版材料请压缩为一个文件包(文件命名为“XX大学XX专业张某某”)并发送至:邮箱见官网。邮件主题请注明“XX大学XX专业张某某申请2022年夏令营”。

2. 填写2022年机械与车辆学院夏令营报名信息表问卷链接。

二维码见官网

注意:

1) 请务必确保申请材料的真实准确性。一旦不实,不予录取。

2) 材料提交截止时间:2022年7月3日晚24:00。

六、本校志愿者报名办法

请有意参加夏令营活动的本学院的2019级本科生同学们通过填写本校志愿者报名表(附件2)发送至邮箱见官网;文件格式参照“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专业张三”;报名表命名格式参照“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专业张三-报名表”。

志愿者主要任务为通讯联络,与夏令营营员全程共同参与,建议有保研/考研意向的同学们积极参加,为研究生生涯打好基础。

注:组委会将会组织相关专家对各个报名者的资格进行审核,录取信息将于2022年7月8日24:00前进行邮件通知,请申请者密切关注自己的邮件。

联系人姓名:宋老师

联系电话:见官网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