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报考指南  > 考研新闻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2022年“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夏令营”招募通知

时间:2022-05-13     作者: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新闻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2022年“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夏令营”招募通知

为培养社会学专业人才,特别是提升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学术素养,南京大学社会学院自2014年以来,每年举办“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暑期研修班。今年将以大学生夏令营活动的形式继续开展。此次夏令营活动将在申请者中择优选拔营员。入选并表现优异的营员,将有机会优先获得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项目(社会学一级学科)的推荐免试机会。

2022年第九届“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夏令营”活动将于7月4日至7月9日举办。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本次夏令营将采用线上授课、交流和互动的形式。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热忱欢迎全国各地符合条件的学生报名参加!

一、学院简介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是中国社会学教学和研究的重镇。社会学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居中国社会学三甲之列。作为国家重点学科、江苏省优势学科,南京大学社会学综合实力雄厚,名师众多,办公条件一流,资源丰富,视野开阔,学风淳朴,乃以社会学为志业者向往之地。

学院秉承悠久的学术传统,又历经四十年的发展与积累,现为三系一所的格局:社会学系、心理学系、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人类学研究所。目前学院设有社会学、应用心理学和社会工作3个本科专业;社会学、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人口学和人类学5个学术型硕士点,社会工作和应用心理学2个专业型硕士点;整合心理科学二级学科博士点,社会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

二、活动简介

在夏令营活动期间,我们将通过线上形式邀请海内外名师发表学术讲座,安排社会学院专业导师见面会(社会学理论方向、社会学质性研究方向、社会学量化研究方向、社会工作与人口学方向、人类学方向)以及专业推免宣讲等活动,加强学员对社会学院整体情况的了解,同时强化学员对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深入理解,倡导理论与经验研究的有机结合,让学员了解理论热点和前沿动向,掌握社会科学的研究设计以及基本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技术,并致力于提高学员社会科学研究的综合应用能力。

2022年社会学院暑期夏令营日程安排(具体安排见后续第二轮通知)

三、费用及招生人数

2022年夏令营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计划招收学员200。

四、报名条件

1、面向全国高校的本科三年级学生、硕士二年级(三年制)、硕士一年级(两年制)学生。

2、申请者原则上应为社会学一级学科相关专业学生,同时也欢迎相关学科优秀学生跨专业申请。

3、学习成绩优异、刻苦勤奋、有志于将来从事学术研究。成绩排名靠前者或有优秀学术成果者将优先录取。

4、英语水平良好。英语水平原则上需符合以下任一项:①国家大学英语六级成绩425分及以上;②托福(TOEFL)成绩达到85分及以上;③雅思(IELTS)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

五、报名方法

1.报名时间:

2022年5月15日—5月30日

2.报名材料:

(1)南京大学社会学院2022年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夏令营活动申请表(附件1)

(2)本科(及硕士)成绩单1份

(3)本科生需提供前三年(或前5学期)总评成绩与专业排名情况说明(加盖单位公章扫描件),研究生需提供前两年(或前1年)总评成绩与专业排名情况说明(加盖单位公章扫描件)

(4)学术成果证明材料

(5)本科(及硕士)在校期间获奖证明材料

(6)英语水平的证明材料

3.报名方式:

(1)申请者须按照报名材料1-6的顺序,将有关申请材料电子版或扫描件,合并为ZIP压缩包,命名为“2022夏令营-申请人姓名-申请人所在学校”,填写报名链接(https://table.nju.edu.cn/dtable/forms/60ecc8eb-9cd8-4f89-9f6b-654bf092463e/)并上传压缩包附件(压缩包大小请限制在20M以内)。

(2)主办方将于6月20日前邮件通知录取结果,并告知具体事宜。

六、录取方式

在学员报名之后,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将组织专家对学员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按照综合学业水平和学术能力进行筛选,并决定最终入选名单。名单将在决定之后公布。

七、证书

完成夏令营活动并通过考核的学员,将颁发结业证书。其中表现突出的学员,将颁发优秀学员结业证书。

八、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见官网:https://sociology.nju.edu.cn/ae/74/c17644a568948/page.htm

在线报名
上传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