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报考指南  > 考研新闻

【华理师说】高松:疫情必将引发企业学习的七个变革趋势

时间:2020-02-11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新闻

 

此次疫情,对企业培训与学习行业影响巨大。再过若干年之后回首2020,会发现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拐点。对于企业学习界来说,“拐点指向何方”,“对我们的意义是什么”显得尤其重要。希望本文可以为中国企业学习界的同仁们做参考,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克时坚。 

01
在线学习习惯养成将加速数字化学习的进化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之下,大规模线下学习必将短期取消。即使疫情能够在2020年春夏结束,疫情恐慌对社会大众心理的影响也将持续下去。在这种情形下,在线办公与学习将成为绝大多数企业的必然选择,人们会逐步形成在线学习的习惯。这无疑是企业数字化学习的重大利好消息。

 

 

然而,当大多数企业将内容匆忙搬到线上,将所有希望寄托与在线学习时,就会遭遇现实的困境。单纯依靠线上直播与微课,互动及效果都不好,学员参与度不高,没有学习成果。

 

显然,这是因为企业数字化学习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仅仅是将线下内容搬到线上,线上内容只是静态资源。

 

新的形势下,企业数字化学习必将迅速进化升级——将从单向传输向互动共创转变,从知识传输向知识创造转变,从线上线下两张皮向线上线下一体化转变,从自上而下的统一学习向自下而上的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学习转变。

 

02
一切装模做样的企业学习都将烟消云散

 

疫情对中国经济的打击是巨大的,旅游、零售、餐饮等行业面临直接冲击,企业经营压力大,就连餐饮行业头部企业西贝都反应现金流只能够支撑三个月。相信没有行业能够独善其身。

 

这个打击也将是持久的。中国经济本来就在下行周期,疫情引发的连锁反应将使中国经济雪上加霜。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宣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为国际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PHEIC,全球各国必将采取的紧急措施必将对中国外贸与经济产生冲击。各方因素叠加在一起,中国经济的长周期调整已经成为大概率事件。

 

严冬已至。活下去,成为企业经营的主要方针。

 

在这样的形势下,企业学习将遭受最严峻的考验。一切装模做样不产生实际结果的企业培训必将被抛弃,相关的培训预算一定会被压缩甚至取消。

 

另一方面,直接支撑业务的企业学习不仅能够存活,还会蓬勃发展。这是因为当前企业经营的主要矛盾就是业绩改善。当外部环境恶劣,外延式增长已经成为过去,那么苦练内功,内涵式增长就是必选项。于是,直接支撑业务改善的企业学习方法论成为企业经营的关注热点。

 

能否取得看得见的商业成果必将成为评估企业学习价值的核心标准。

 
03
价值定位将从“个体发展”变为“组织赋能”
 

长期以来,企业学习被放在人力资源HR板块下,作为选、育、用、留的一个环节。被视为企业人才发展的手段。

 

然而疫情下,人才发展显然是次优先级的事情。更重要与紧迫的事情是如何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如何降低成本,如何稳定业务,如何凝聚军心士气,如何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如何维护客户关系,如何进行业务模式转型等等。

 

疫情彻底暴露了企业学习传统价值定位的不足。事实上,企业学习的本质是组织学习,其根本任务是帮助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在动荡变化的环境中自我变革、敏捷进化。

 

于是,企业学习的价值定位就应当是赋能组织,在组织能力建设、文化落地、组织心智升级、业务创新变革、生态战略构建等方面,助力组织实现目标。

 

人才发展应当是企业学习一部分的职能,个体发展应当在组织目标的达成过程之中完成。企业学习的价值定位将从“个体发展”升维为“组织赋能”。

 
04
支撑战略业务的动态企业学习体系成为未来

 

传统企业培训是建立在岗位与人才发展基础上的。学习体系的构建逻辑是这样的,根据岗位职能建立能力模型,依据能力模型建立学习地图,根据学习地图开发课程体系,建立讲师团队与运营体系。这是适合稳定环境的静态的学习体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是2020年最大的黑天鹅,体现了企业环境的巨大不确定性。在这只黑天鹅的冲击下,企业经营战略、组织架构都会动态调整,传统企业学习体系就像是沙中之塔瞬间崩塌。

 

在企业学习价值重新定位,以及直接支撑业务需求的双重趋势下,企业学习的顶层需要重新设计。

 

这就涉及到学习职能在组织内的位置。我认为,在赋能型组织变革的潮流下,企业学习将成为直接支撑战略业务的核心职能,它是后台最重要的职能之一,应当由CEO直接负责,至少安排首席学习官进入核心高管层。

 

在这种形势下,直接支撑企业战略与业务的全新学习体系需要创造性构建。这样的学习体系将从企业战略与业务出发,关注关键岗位的关键任务,它随着环境变化与战略调整而动态发展,以帮助企业应对环境的最新挑战。

 
05
学习效能大于工作效能

 

疫情之下,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企业学习的有效性需要大幅提升。学员在单位时间的学习效能,是企业学习急需提升的关键指标。

 

 

这里学习效能是指学员单位时间的收获,包括学员问题的解决,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与新知的产出等。只有学习效能大于单位时间学员工作效能,学员才愿意主动参加学习,学习才能彰显真正的价值。

 

因此,学习效能>工作效能,是企业学习设计者必须追求的目标。

 

显然,以目前的技术手段,单单线上学习是无法达成上述目标的。将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充分发挥两者优势,形成闭环,才是提升学习效能的正确道路。在一个学习项目的过程中,应当围绕学习主题与目标,将直播、微课,社群学习,跟踪辅导放在线上,而将试错落地、自我修炼,新知共创、知识萃取放在线下,就能形成1+1>2的效果。这就需要学习项目设计方法论的进一步升维。

 
06
企业学习应成为组织新知的创造引擎
 

近年来,企业越来越意识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知识管理逐步成为企业学习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企业特定应用场景的知识萃取成为一股潮流。许多企业的在线学习系统鼓励员工自下而上的制作微课,分享经验,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然而,这一做法的缺陷也非常明显,产出的内容良莠不齐,如知识碎片化,缺乏系统;知识是过去的经验,难以应用于当下及未来问题的解决等等。

 

疫情形势下,当员工形成在线工作学习习惯后。企业学习专家应当意识到知识管理需要升级。发展方向是主题化、系统化及新知导向。基于企业战略业务问题,打破组织内外的界限,构建员工与外部客户、专家之间的共创生态与机制,从而形成持续产出新知的知识体系。

 

从单纯对过去经验的知识萃取,到面向未来共创新知,形成持续更新的知识体系是企业学习未来的重要任务。

 
07
从管理到赋能,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员

 

与传统组织管理模式相一致,传统培训也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培训部门是企业培训的管理机关。负责定义培训的内容、师资、学员及目标,员工学什么、怎么学、向谁学以及什么时候学,都是培训部门决定的。学员的被动本质决定了学习效果的低下。学员参与度不高,抱怨培训部门几乎成为常态。培训经理在培训期间则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可以想见,在疫情压力之下,这种情形将更为常见。

 

改变的关键在于从管理到赋能,顺应学习的规律,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员。对于新时代的学员来说,他们是网络原住民,更加适应主动学习方式。也只有主动学习才能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因此,企业学习部门应当扮演赋能学习领导者的角色,创造企业学习的文化土壤,提供学习资源,建立学习的机制,让员工自发主动的学习。在AI及大数据发展条件下,为员工提供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学习服务。

 

企业学习部门应当成为学习专家与顾问,为业务部门提供解决问题的顾问服务,赋能业务难题的解决,以提升自身的价值。

 

 

高松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

行动学习研究中心主任

 

研究领域:行动学习、领导力、企业战略与组织、市场营销、变革管理等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