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报考指南  > 考研新闻

杨振宁出席清华物理系庆典:抛出中国“培养一流科学家为何不太成功”问题引人思考

时间:2018-07-27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新闻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为回应“钱学森之问”,清华大学学堂物理班2009年9月正式实施。

  7月14日,清华大学举行物理系“基科班20年·学堂班10年庆典活动暨拔尖人才培养论坛”。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出席庆典并抛出了中国“培养一流科学家为何不太成功”的问题,希望引发更多人的思考。

  “第一,是否有这样的现象?为何存在这样的现象;第二,是否有可以改进的地方?第三,这个问题是否重要?是否值得我们进行研究?”杨振宁说。

  澎湃新闻从清华大学了解到,杨振宁曾参与基础科学班、学堂物理班工作,2004年秋季学期,杨振宁为物理系大一新生授课,每周4学时,并安排亲自答疑时间。

  清华大学物理系系主任王亚愚透露,2018年学堂物理班将有新变化,更名为“叶企孙班”。

  他向澎湃新闻介绍:“叶企孙班将有两个变化,第一,改变以往大一一年预备班的方式,希望从选拔阶段就能将全国最好的高中生招入叶企孙班。第二,会投入更多的资源到叶企孙班的学生培养、师资聘用方面。”

  据介绍,清华大学物理系基础科学班创建于1998年,2008级进入学堂计划。基础科学班毕业生中继续深造的人数比例稳定在90%左右,目前已有5名同学获得美国Sloan奖。10年中已有7届共154位同学从学堂物理班毕业。

  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院士表示:“清华大学坚持‘三位一体’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实施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的三位一体培养模式,努力增强培养方向的多样化和评价标准的多样性”,“只有根基扎实,才能有原始创新,有引领世界的成果”。

  清华大学数理大类首席教授、清华学堂物理班首席教授朱邦芬对基础科学班做了更为详细的介绍。他指出,基础科学班始终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的办学方针,其人才培育特色主要体现在“强化数理基础、开展本科生科研训练、学生拥有多次选择自由、配备雄厚师资力量”四个方面。

  目前,基础科学班9班的55名毕业生中,有17人在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一流机构中任教职。学堂班则“继承了基础科学班的育人特色,但更加重视学生对物理基础研究的兴趣与能力,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朱邦芬教授如是说。

  目前,基科班和学堂物理班已成为清华物理系学术声誉的一张“名片”。

  7月15日-21日,清华大学物理系还将举办斯隆论坛、交叉学科论坛、物理论坛、数学论坛、计算机论坛、天文论坛和行业论坛等校友活动,近70位基础科学班和学堂物理班校友返校,和参会人员分享他们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工作经验。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