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报考指南  > 考研新闻

贫困县名校考生翻倍增长 贫困学生成为“热手”生源

时间:2015-07-09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新闻

近年来,教育部通过实施针对农村贫困学生专项招生计划,改变了万千学子的命运,贫困地区考生进入国内及省内名校的数量逐渐增多。“破砖房、漏风墙”挡不住寒门学子走进名校和改变代际贫困的雄心。

贫困县名校考生翻倍增长

国家级贫困县吉林省通榆县第一中学校长马长君说,现在有国家针对农村贫困地区的三种专项计划,考入国家级名校的学生增加了五六倍,自己也扬眉吐气了。

马长君掰着指头说,去年考入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名校的有30多人,过去没有实施专项招生计划前,每年也就只有零星的四五个人能考上。现在每年都有大批的考生进入全国名校,去年全校进入一本院校的学生就达到170多人。

马长君介绍,以前,很多县城高中生源流失严重,家庭条件好点的都去了市里上学,这几年县城高中考上名校的多了起来,很多学生又回来了。学生报考积极性也高了,过去临近高考,不少学生直接弃考,回家务农或者去读职校。现在都在学校认真备考,准备冲刺名校。

专项计划改变农村贫困学子命运

马长君提到的三种专项计划是指教育部实行的,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农村学生单独招生、地方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

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再增长10%以上”。这意味着一年有30.6万名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

吉林省2014年首次实施了省属地方重点高校录取贫困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延边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等10所省级重点高校针对全省8个国家级贫困县进行单独招生。省招生办根据8个县志愿填报情况和高考成绩统一排序,录取时原则上不低于招生学校所在相应录取批次的录取最低控制线。由学校择优录取考生,去年全省共录取贫困农村考生440人。

农村贫困学生成为“热手”生源

长春理工大学2014级学生李硕就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家在吉林省大安市烧锅镇乡四一村,父母都是农民,只有小学文化水平。全家有1.5公顷土地,但父亲腰部受伤,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便把土地转租出去,每年收入5000多元钱,母亲偶尔外出打打零工。

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李硕身上,希望他能考上大学,他也励志当一名工程师。去年他在贫困县大安市(县级市)第一中学高考,成绩并不太理想,只有555分,距离他理想的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还差了30多分。后来班主任知道专项招生政策,让他第一志愿就报考这个专业,结果成功录取。

长春理工大学给予他特困助学金每学年4000元钱,并通过助学贷款缴纳学费,现在他已就读一年,成绩在学院名列前茅。

长春理工大学招生办主任李全勇介绍,去年学校拿出国家级重点学科来招录农村考生,就是希望让更多的农村学生能够走出贫困的代际传递。从实践来看,农村学生具有吃苦耐劳、进取心强的特点,他们虽然在录取时成绩差一些,但是入学后很快就能赶上来。

“现在高校面临的问题是贫困地区的生源紧张,全省十所省级重点高校录取八个贫困县的学生,每个县只有一两所高中,还有国家实施的另两项计划,等他们招完,就没剩下多少学生了。”李全勇说。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