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MBA招生  > MBA调剂

一口气读完申请调剂的所有关键!

时间:2021-10-20     作者: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MBA调剂

今年调剂政策出现新变化:变化一:调剂需在同一学科门类范围内;变化二:调剂的专业初试统考科目必须相同。

1)调剂专业

 

1.受今年政策影响,报考MBA/MPA/MTA/MEM/MPAcc/图情/审计专硕的考生可互相调剂,但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考生也不得调入以上7个专业。

 

2.MBA/MPA/MTA/MEM(125601工程管理、125602项目管理)要求必须专科毕业满5年、本科毕业满3年。

 

2)MBA调剂院校类别

 

MBA调剂院校一般是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从不接受调剂型,985院校几乎不接受调剂,一些EMBA可参与调剂;二是有条件接受调剂型,以中科院为代表。他们往往在国家分数线的基础上调高10-20分接受调剂;三是无条件接受调剂型,被批准可以培养MBA的一些新增MBA院校。

 

 

MBA调剂的去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考生自己。只要自己把握好调剂时机,找一个理想的学校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3)可以跨区域进行调剂吗?

 

考研地区按照所报考的学校所在的地方分为A区和B区,A区的国家线比B区的国家线高。你的总分和单科分数,如果能过A区的分数线,你就可以在A区和B区的院校调剂,如果只过了B区分数线,你就只能在B区的院校内调剂。

 

【A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河北、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重庆、四川、陕西等21省(市)

【B区】包括内蒙古、广西、海南、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0省(区)。

 

4)能否有机会调剂到全日制?

 

MBA/MPA/MTA/MEM有全日制的调剂机会,对于某些毕业满三年的同学来说,还是有一个天窗可以爬的——全日制MBA、MPA、MEM。

 

每年都有大学出现全日制的空额,并且为非定向招生,有住宿、派遣和奖学金,甚至有的院校MBA和EMBA也是可以互相调剂的,比如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

 

所以,如果你想调剂到这些专业的全日制,你需要了解学校的调剂空额和调剂政策,一定要多联系学校招生办,多搜集信息。

 

02调剂实际操作流程:

 

1)登录查询

 

首先,考生凭网报时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网上调剂系统。

 

在填报调剂志愿前,需认真阅读各招生单位在院校信息栏目里及其他途径发布的调剂办法,查询各招生单位的计划余额信息。

 

如果已有确定的院校,可以直接搜招生单位名称进行查询,确认好余额信息。

如果你的调剂院校尚未确定,首先点击【缺额查询】,输入你的专业、按照地区或学习方式来查询该学校是否有缺额。

 

如果你之前已经联系好学校了,双方沟通好就差填写调剂,那么你就可以直接点击【申请调剂】,填写好自己的院校信息。

申请调剂时,点击右侧“申请”,进入填报志愿页面。

 

2)报名

 

通过调剂系统选择已发布余额的招生单位和专业研究方向,如符合招生单位设置的调剂报考条件,可填报调剂志愿(可一次填报三个平行志愿)。填写之前,一定先查看申请条件,看是否符合再填。

 

如果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点击阅读原文可以登录“全国MBA调剂服务中心”,提前选好调剂院校。

 

提交后的调剂志愿在招生单位设置的时间内(不超过36个小时)不允许修改(每个志愿单独计时),以供招生单位下载志愿信息和决定是否通知考生参加复试。锁定时间达到后,考生可继续填报其他志愿。

 

三个调剂志愿是平行关系,没有先后之分,互不影响。三个调剂志愿不一定要一次性填完,调剂系统里面的院校是动态更新,不一定在调剂系统开放时就上传信息。

 

备注一栏是选填,如果十分想填的话,可以填上主要获奖经历,起画龙点晴的作用。

 

确认信息无误后,点击“提交”,系统会弹出以下提示!此时你会看到上面的提醒**小时内不能修改,每个学校设置的时间不同,建议大家填好志愿时做好记录。如果没有收到复试通知短信,要及时与招生单位联系是否已经审核结束或者修改为其他调剂院校。

 

注:填报调剂志愿时,手机号码是招生单位和考生联系的一个重要渠道,请考生准确填写。

 

3)等待复试

提交志愿后,招生单位将反馈是否参加复试的通知。请考生及时登录调剂系统,查看志愿状态和招生单位的复试通知。考生如果收到招生单位发送的复试通知,须在招生单位规定的时间内回复是否同意参加复试。复试没有通过的考生仍可继续填报其他调剂志愿。

 

 

 

 

提示:没有通过复试或者被招生单位拒绝的考生,可修改成其他志愿继续申请调剂。复试没有通过的考生仍可以继续参加调剂志愿的填报。

 

4)等待录取通知

在复试结束后,如果符合录取条件,将收到招生单位发送的“待录取通知”(收到待录取通知,会有小红点提醒)。

 

 

 

 

考生接到招生单位发出的待录取通知后,需在单位规定时间内登录调剂系统确认,否则招生单位可取消待录取通知。

考生一旦接受待录取通知,表示调剂完成,将不能再填报调剂志愿、接受复试或待录取通知,也意味着已经成功上岸了!坐等收录取通知吧!

考生如欲取消已确认的待录取通知,必须征得已被待录取单位允许,在招生单位取消待录取通知,并且考生登录调剂系统进行确认后,方可继续填报调剂志愿、接受复试或待录取通知。

 

03怎样提高调剂通过率?

首先做好战斗准备,调剂是个很苦很累的活,苦和累主要体现在调剂信息的收集及不厌其烦的打电话上。收集到的调剂信息越多,调剂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收集到信息后还需要挨个向这些学校打电话,询问是否还有调剂名额、自己能否成功调剂过去等关键信息,这个过程不会很轻松。还有一些如石河子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这些院校一志愿好考,但调剂很难,考生要了解清楚。

 

1)如何收集调剂信息?

 

除了研招网、学校官网等,报考MBA/MPA/MTA/MEM/MPAcc/图情/审计专硕的同学可以关注“MBA网”,会及时发布权威调剂消息。

 

另外,不同学校公布调剂信息的渠道是不同的,如,北理工经济管理学院在学院网站有信息,学校网站没有。为了避免遗漏和错过调剂信息,你要在网上多搜索以下渠道:

 

(1)关注目标院校官网

大部分院校的调剂信息会在官网上显示,院校官网没有,那就找学院的官网,比如该院校的管理学院、EMBA中心等官网。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多了解下往年的调剂信息,一般往年有调剂名额的,今年多半也有。但是这种方式对明确了调剂院校的同学管用,毕竟效率会有点低,需要每天挨个把所有院校官网查一遍。

 

(2)联系院校招生办

不要只限于发布了调剂信息的院校。可以根据城市、学费、知名度等标准,对院校进行筛选。通过院校官网上发布的信息,直接打电话到研招办,或者通过院校贴吧,QQ群等多种渠道,了解该院校往年是否有调剂。

 

(3)联系学长学姐

以上两种方式大家都是平等的,信息也是公开透明的。所以市面上该有的调剂信息,一般大部分都是相同的。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动员身边的关系,校友群或者其他资源联系到目标院校的学长学姐,看看有没有内部调剂的机会。

在职人员搜集调剂信息还需要注意一下上课时间。在职人员一般利用周末或者晚上时间去上课,这就势必需要考虑地理位置和交通情况,如果调剂MBA,可以搜索省内招MBA的有哪些学校,分别联系学校查询是否有名额。如果名额紧张或者没有了,可以搜索附近省市的院校,在周六日可以及时到达不耽误上课和日常工作的时间范围内,都可以作为调剂对象。

 

2)调剂的最佳时机

 

时机也是调剂成功的重要因素,前期调剂没招满的学校比较多,学校也会相应降低标准,调剂的机会是充裕的,这时候凭借考生的勤奋是可以立即上岸的。但到后期名额急剧减少,能不能调剂成功主要看天了。

 

(1)国家线公布前后

今年提前公布调剂信息的院校会增多。一些院校由于网报人数不够招生名额,或者担心受疫情影响一志愿流失等等因素,预估招生名额会招不满,为了给自己更长时间去做调剂的筛选面试,会在国家线公布前通知调剂信息。

 

国家线公布后,会有大规模的院校公布调剂信息,为了防止这时候调剂信息太多,有遗漏或者匆匆申报,大家可以设置一个标准、一个底线,什么院校宁愿二战也绝不会去,提前筛选好自己的调剂院校名单,最后按照院校名单逐个去查询、申请。

 

(2)研招网开通调剂通道后

研招网调剂通道一般在国家线公布后一周左右开通。一些院校的名额在之前调剂没有抢占完,或者一志愿考生调剂到其他院校,导致名额不满,就会公布第二轮调剂信息。这时候也需要密切关注。

 

在复试接近尾声的最后关头,往往会出现一些院校已经录取的考生,因为种种原因放弃录取,所以又会放出一部分调剂名额。这时候院校调剂的机会有很多,但不确定性太大,盯紧一点也有可能成功上岸。

 

此外,校内调剂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校内调剂是指报考该校考生达到该校的校录取分数线,但由于所报考专业分数、人数的限制或是其他的原因,不能安排考生进入所报考第一志愿专业,而根据学校录取安排和考虑考生的志愿,把该学生转到校内其他专业就读。

 

▲点击预调剂增加调剂成功率

 

此外还有一些调剂细节、低分调剂攻略、调剂失败的经验,经验丰富的杨诚老师将在公开课中为广大考生们一一解答。

 

 

在线报名
上传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