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招生简章

广西民族大学2022年公共管理硕士MPA双证招生简章

时间:2022-03-11     作者: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招生简章

广西民族大学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十二五”时期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广西民族大学是全国第五批MPA培养单位,于2010年获得授权,2015年以优异成绩通过专项评估。MPA授权点所在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拥有从学士、硕士到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民族地区公共管理二级学科博士点,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公共管理设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民族地区公共管理、城市管理、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5个研究方向和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硕士点。2022年面向全国招收公共管理硕士(MPA双证)全日制研究生。
        一、广西民族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培养特色
        秉承“民族性、区域性、国际性”的办学特色,依托承办学院的学科和专业优势,我校MPA教育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培养模式。
        (一)凸显民族特色的专业方向。为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设置了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地方治理与民族地区行政管理、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和公共部门危机管理五个专业方向。
        (二)服务区域发展的培养目标。致力于为民族地区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熟悉民族地区公共管理实践及动态,拥有合理知识结构、较高管理和沟通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三)体现国际合作的办学模式。采用国际化、信息化的培养模式,全日制研究生与东盟国家研究生同课堂上课,互相交流,突出国际交流在公共管理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强化能力素质的培养。
        (四)享受学术型硕士同等治学条件。MPA研究生在师资、住宿、图书借阅等方面享受与学术型硕士同等待遇,并且在读期间还可入党,参加大学英语四、六级及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等。
        (五)集中授课模式。MPA标准学制为三年,第一第二学年每学期集中授课一次,每次授课时长为一个月左右(含周末,非法定节假日或寒暑假),开课月份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提前一个月左右公布当期开课时间。第三学年主要撰写硕士论文。我院授课地点位于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校区。
        二、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即2019年9月1日前获得本科毕业证);
         2.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三、报名方式
        (一)网上报名
        网上报名时间为:2021年10月5日—10月25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1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s://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进行报名。
        考生报名前,请务必提前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研究生院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前应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报考考生的资格将在复试阶段进行严格核查,凡不符合报考条件,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在网上或到报考点确认网报信息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同时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s://www.chsi.com.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我校硕士研究生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定向协议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毕业派遣按研究生毕业当年的就业政策执行。(注意:在职人员在选择“定向或者非定向”报考类别时,务必要与个人档案所在地确认个人档案是否可以转出,若选择非定向类别,在录取时必须要把个人档案转入录取院校。)
        (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要求
        所有考生均应在规定时间内到报考点指定地方确认网报信息,并缴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1.选择广西民族大学报考点的考生,将在研招网网上确认(现场确认)系统办理确认,具体请于10月下旬左右关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通知。在网报期间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须在网上确认(现场确认)系统上传学历(学籍)认证报告;在校研究生报考须上传培养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
        2.选择其他考点的考生: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时间由报名点所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安排,请考生自行查阅。在网报期间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须寄送学历(学籍)认证报告;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寄送“同意报考”的证明。请在11月10日前寄达我校研招办。
        考生本人对网上报名信息要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后的报名信息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报名有关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详见《广西民族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网址链接:广西民族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研究生院  http://yjs.gxun.edu.cn/info/1028/6949.htm)与《 广西民族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报名常见问题解答(持续更新中)》(网址链接:广西民族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报名常见问题解答(持续更新中)-研究生院  http://yjs.gxun.edu.cn/info/1028/6958.htm)。
        四、初试
        1.初试时间为2021年12月25日至26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
        2.具体考试科目请查阅《广西民族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专业目录》。(网址链接:广西民族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研究生院  http://yjs.gxun.edu.cn/info/1028/6947.htm
        3.考生应当在2021年12月18日至12月27日期间,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使用A4幅面白纸打印,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或书写。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和复试。
        五、复试
        1.复试时间约为每年4月左右,复试地点在我校。具体的复试流程届时会在我校研究生院的网页公布。
        2.复试采取笔试和综合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复试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理论(笔试)、公共管理学(笔试)、综合面试及外语听说测试。详见《广西民族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专业目录》。
        3.我院复试录取办法和各院实施细则另行公布。

        六、录取
        1.我校根据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考生综合成绩排名、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确定拟录取考生名单。
        2.复试、体检及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者,均不予录取。
        3.考生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录取类别为定向就业的考生,应当在被录取前与我校、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协议。“定向就业”的考生,须在复试时或拟录取名单公布后一周内向学院提交定向就业协议。考生录取类别上报教育部后将无法变更。(定向协议书模板可在我校研究生院官网——重要通知——下载中心下载)
高层次少数民族骨干计划、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录取类别均为“定向就业”。
        4.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七.学历学位授予
        学生在规定年限之内修满培养方案所规定的所有学分,成绩合格,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由学校组织的论文答辩,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广西民族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证书”和“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八、招生学院联系方式
        联系人:陆老师
        联系电话:0771-3260865  
        欢迎报考广西民族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

在线报名
上传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