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 考研资源网>考研复试>复试经验>

考研复试之专业素质

时间:2016-05-30     作者: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复试经验

  【摘要】专业素质能力是考研复试中的考察重点,考生进行专业课的复试准备时,应注意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

  考研初试已然完毕,但不代表着可以高枕无忧,接下来的复试往往比初试更为残酷、更让人摸不着头脑。考研初试考察最多的是考生的专业素质,而复试则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

  ?专业素质和能力测试

  其中包括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考生对本学科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外语听说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组织形式上,一般是5名老师参加,其中1名老师为主考官,还有1名为记录人员。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专业综合素质面试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报名时选定了导师的类型,另一种是没有选定导师的类型。前者,导师会直接向考生提问,后者是导师轮流向考生提问,通常是4~5个问题。

  专业综合素质面试通常侧重考查考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面试问题通常是本学科的前沿问题或者是导师研究领域方面的问题。这样的出题方式是为了考查考生对前沿问题是否有研究,如果考生熟悉,说明考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具备研究生素质;对导师研究侧重领域的出题方式,就是考查考生是否对该领域感兴趣,如果不感兴趣,就很难进行以后的科学研究了。

  因此,考生在参加面试前,要多查阅一些本专业的期刊,了解最新的前沿动态。同时要上网查阅一下导师最近3年发表过的文章,了解导师研究的侧重点在哪些方面,做到心中有数。

  事前精心准备,在复试的20~30分钟对答如流,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这段时间的交流,导师会判断考生的专业知识、从事科研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以选拔有潜质、真正适合读研的学生。

  来这里,突破复试最后一道防线。

  (实习编辑:贾卉)

地区分站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网站介绍|隐私声明|人才招聘|联系我们|网站声明|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