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考研资源网>考研大纲>考研政治大纲>

2019考研政治史纲重点历史事件:辛亥革命

时间:2018-07-25 10:21     作者:中国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考研政治大纲
 考研政治要背诵识记的知识点很多,史纲里内容尤其很零碎,下面考研资源网小编整理了一篇“2019考研政治史纲重点历史事件:辛亥革命”文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基础阶段打好基础。

  辛亥革命

  (1)历史条件: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清末“新政”的破产;社会矛盾的尖锐和人民群众的反抗;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

  (2)纲领

  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三民主义:①民族主义,即民族革命,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②民权主义即政治革命,内容是“创立民国”,是纲领的核心。③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指的是“平均地权”。

  三民主义的意义: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3)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代表人物: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

  内容: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社会革命。

  意义: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促进了革命形势的发展。但这场论战也暴露出革命派在思想理论方面的弱点。

  (4)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①辛亥革命的成功:封建帝制的覆灭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告成立: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

  ②辛亥革命的失败

  意义: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失败原因:客观原因: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主观原因(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先天的软弱性。(表现在: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教训: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以上是考研资源网为大家整理的“2019考研政治史纲重点历史事件:辛亥革命”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复习有帮助!

地区分站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网站介绍|隐私声明|人才招聘|联系我们|网站声明|网站地图|TAG标签|RSS订阅
技术支持:北京巨优网络网站建设怀柔网站建设怀柔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