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备考  > 考研专业课

2023中国教育史考研知识点:人格理想与修养学说

时间:2022-11-16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专业课

人格理想与修养学说

1. “大丈夫”的人格理想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的理想人格,丰富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首先,“大丈夫”有高尚的气节,他们决不向权势低头,决不无原则地顺从。他们立足于仁、义、礼、智,只向真理和正义低头。其次,“大丈夫”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浩然之气。“浩然之气”可以理解为受信念指导的情感和意志相混合的一种心理状态或精神境界,是一股凛然正气,是对自己行为的正义性的自觉,具有伟大的精神力量。

2. 培养“大丈夫”理想人格的途径

(1) 持志养气

坚持崇高的志向,一个人有了志向与追求,他就会有相应的“气”即精神状态。养气的方法:一方面是志于道;另一方面是行应行之事,也就是“集义”。

(2) 动心忍性

也就是意志锻炼,尤其是要在逆境中得到磨砺。他认为,人的聪明才智得之于艰苦的磨炼,环境越是恶劣,对人的造就越大。

(3) 存心养性

人都有善端,但善端要成为实在的善行善性要靠存养和扩充。孟子认为存养的障碍来自于耳目之欲,所以孟子主张寡欲,发挥理性思维的作用。

(4) 反求诸己

当你的行动未得到对方相应的反应时,就应当首先反躬自问,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然后对人做得更好。总之凡事要严于律己,时时反思。

 

 

 

 

 

来源:http://www.kaoyan365.cn/jiaoyuxue/341016.html

地区分站北京河北天津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网站介绍隐私声明人才招聘联系我们网站声明免责声明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