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教育
1. 道德教育内容
孔子认为,成为君子的主要条件是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修养,因此,道德教育居首要地位,仁、知、信、直、勇、刚是君子应具备的六种道德品质。“仁”与“礼”是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礼”为道德规范,是人必须接受的外在社会行为规范;“仁”是最高道德准则,是对生命及其价值的珍视和关爱,即“仁者,爱人”。
2. 道德教育原则
(1) 立志,引导学生立足现在,而面向未来,确定以仁道为个人志向和人生理想。
(2) 克己,主张应着重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
(3) 力行,他要求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不要出现脱节,道德的认识依靠道德实践的检验而证实。
(4) 中庸,待人处世要中庸,防止发生偏向,一切行为都要中道而行。
(5) 内省,孔子认为不管是道德认识或是道德实践,都需要主观积极的思想活动。
(6) 改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来源:http://www.kaoyan365.cn/jiaoyuxue/341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