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备考  > 考研政治

考研政治史纲重要知识点讲解:三民主义

时间:2015-07-21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政治

孙中三创建的三民主义是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部分考察的重点知识点。通常会将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联合起来,通过客观题的形式考查两者的区别。考生要想做对这类题型的题目,必须详细了解新旧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今天,老师将首先对三民主义进行全面的分析。

1905年11月,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纲领概括为三大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后被称为三民主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初步描绘出中国还不曾有过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一个比较完整而明确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的提出,对推动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一、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即民族革命,包括“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两项内容。一是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朝政府,改变它一贯推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二是追求独立,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但是,同盟会纲领中的民族主义一方面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放走了中国人民的最大敌人;另一方面,革命派强调了对满族封建势力的清除而放松了汉族封建势力,结果就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导致了辛亥革命后封建势力的反扑。

二、民权主义

民权主义,即政治革命,内容是“创立民国”,即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不过,民权主义归根到底都是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很难得到真正的保证。

三、民生主义

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指的是“平均地权”,也就是核定全国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革命后的增价,则归国家,为国民共享。国家还可以按原定地价收买地主的土地。但“平均地权”并非将土地所有权分给农民,没有正面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难以成为发动群众的理论武器。

三民主义包含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又涵盖不同的内容。对于三民主义考生必须了解它的具体内容以及意义和局限性,课后通过历年真题的练习使这部分的知识点熟练于心,从而在考场上得心应手。

推荐阅读:

2016考研政治史纲主观题的条目型知识总结

更多考研精华资料、实时资讯、经验分享请加2016考研交流QQ群:,也可关注官方微信号: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