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备考  > 考研大纲

2021考研政治复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时间:2020-03-19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大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这是在全党范围内,最早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2.经过延安整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

3.1945年,刘少奇代表党中央在党的七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共七大经过的党章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1.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相应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理论成果,它与毛泽东思想在基本精神上是一致的,都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了新概括、新表述。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