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备考  > 考研经验

21考研:管理学考研备考指南

时间:2020-08-31     作者: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经验
一、管理学专业考研概况

  管理学属于考研十三大学科门类的第十二类,其中主要包括五个一级学科,分别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馆档案情报管理,每个一级学科又下设多个二级学科。

  ►管理科学与工程

  初试科目

  政治、外语、数学1或3。

  ►工商管理

  初试科目


  政治、外语、数学

  ►农林经济管理

  初试科目


  政治、外语、数学。

  ►公共管理

  初试科目


  政治、外语、数学3或公共管理基础综合或政治学、管理学

  ►图书馆档案情报管理

  初试科目


  政治、外语、数学

  管理学的国家线历年与经济学持平,一般在330-345这个区间,单科要求44以上,相对于考数学的专业来说它的国家线是偏高了,平均同学的英语政治一般是在120左右,专业课考120,那数学基本上得在100以上才可以过线,意味着就算读一个普通的二本大学的研,也得考这么高。要知道历年数学的单科平均分一般是在80分左右,要过于平均分20分以上。这也是它为什么考研比较难。

  二、院校推荐

  1、老牌院校

  优势院校多集中于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报考热度排名前十的院校大概有: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

  这类院校的管理学专业体系成熟,实力强劲,实力较强的考生可以选择冲击这类院校。

  2、新兴院校

  例如西南财经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上海财经大学的会计学专业等,目前这些专业都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需要注意的是,报考这些院校的考生多为本校考生,他们在获取内部资源方面拥有较大优势,往往录取率较高。因此外校考生要考取这类院校考试难度较大,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3、高性价比院校推荐

  •985学校中排名居中的院校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设有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学、旅游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图书馆学、情报学等7个硕士学位点以及MBA,承担国家级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历史文化学院的文化产业管理是招生单位自设专业,值得关注。

  中南大学:带有医学院渊源的中南大学把图书馆学和情报学都设在医学信息系,因此极具特色。

  •中西部地区的重点院校

  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具有会计、企业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三个硕士点。四川大学设有医院管理与卫生政策、公司金融等自设专业。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现已成为西南地区教育实力最强的经济管理学院。

  •重点理工科院校

  近年来理工科院校的管理学发展得很快,一般来说这些院校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有很强的实力,但由于公共管理和工商管理方面发展有点缓慢,导致其总体排名并不太高。

  例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某些工农商业部门院校

  与理工科类院校类似的是,一些工农商业部门类院校的管理学专业着较强的专业倾向。因此这些"偏科"的院校综合排名虽不是很靠前,但因为其专业特长使得这类院校成为性价比很高的选择。

  例如南京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省属重点大学

  省属重点大学的管理学院因为省内多所企业开展院企合作,因此对于想要求稳的考生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每年报考这些院校的本省考生比例较高,竞争情况视报考专业而有所不同,企业管理、管理工程等专业竞争比较激烈,而图书馆学、情报学等专业则较为冷门。

  •崭露头角的院校

  这些院校包括那些设立管理学硕士点不久的院校,比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农业林业经济管理、中国矿业大学的矿产资源经济与管理、北京物资学院的物流管理等。

  三、关于专业课备考的几点建议

  ►上岸学姐一:

  参考资料:《管理学(金润圭)》、《管理学(周三多)》、真题资料等。

  建议有考研打算的同学在6月中旬到7月初就可以每天看起来(因为后期政治,英语作文也很占用时间,所以最好不要太迟看),当然越早准备也有越早准备的好处,时间会比较充裕。如果大家是9月才打算考研的,如果你底子好,那时间也来得及。

  刚开始的时候通读教材,有效学习时间把握在一天3-4小时,根据自己的进度来调整时间,基本上所有知识点过3遍以上最好,后面熟悉了,会翻的越来越快,所以后期不会占用太多时间。

  在真题的利用上,真的非常重要。在第一二轮复习的时候就可以自己对着真题总结一下各种题型,然后去发现规律和出题特征,可以留出一两年的最后冲刺用。

  在进入9月后,要把真题所涉及的知识点背熟,理解透。你会发现华师大历年真题重复率很高,重点就几章,比如激励理论,社会人假说等等。经常巩固自己的知识来对抗遗忘曲线,可以把经常背错的、忘了的单独写到纸上,有空就看看。

  也不要纠结你书本刷了几遍,你不会的且重要的知识难点都消灭了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基础还没大好就把基础吃透就好,不要得不偿失,刷的再多也没意义。只有把课本复习透了,答题也是万变不离其宗。

  ►上岸学姐二:

  1、时间规划

  3-6月初阶复习

  7-8月一轮复习

  9-10月二轮复习

  11-12月三轮复习

  2、具体进度安排

  3-6月,还在上课,所以时间精力有限。这一阶段,对于专业课,把书概览一两遍就OK了

  7-8月一轮复习。每天三个小时,仔细认真的做复习笔记,梳理章节框架和主要知识点。对于当天整理学习的内容,要在当天进行消化。每天抽出固定的半个小时时间巩固今天学习的内容。

  9月背诵一轮复习笔记,结合书本。将书本反复研读四到五遍,理清脉络。

  10-12月背书。不是背真题答案,而是背书本。每天四个小时。将书本背完三四遍以后,开始整理真题答案(注重答题思路),背真题答案。边背边默写(比如先背五个问题,然后开始默写,然后继续背真题,继续默写)

  3、注意的点

  1.真题很重要!很重要!重要!

  2.这几年题目更加灵活,考察更加细致,所以不是只要掌握真题里面出现的问题就ok了,而是要熟练掌握书本每一段话的内容。

  3.网上的视频课不建议看,一点用都没有。真题才是王道,其他都是辣鸡。

  4.好好写字,百利无一害!

  5.协调好各科时间,每个阶段都要有侧重点。

  四、就业去向

  下面帮帮分别介绍5个一级管理类学科的就业方向:

  ►管理科学与工程就业方向:

  这个专业非常适合原来学的是工科专业的同学跨考,如果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想要跨考到管理类专业来,同时完全放弃原专业会很可惜,那么你可以考虑管理科学与工程这个专业。从长远看,现在技术更新速度很快,比如现在火热的计算机专业,3到5年技术就会更新一次,要时刻学习跟上行业发展,所以很多人到了力不从心的中年阶段就会考虑转管理岗,那么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既懂基础技术又懂管理,从长远看发展前景还是不错的。

  目前管理科学与工程主要的就业方向是:国家各级行政管理部门、国内外大中型工商企业、外资企业、跨国公司、三资企业等从事决策咨询、商务运作及管理工作;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工商管理类就业方向:

  企业管理:各类工商企业、银行、证券企业等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以及政府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地方的工作。

  会计学:主要到企事业企业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及会计师事务所等,这几年MPACC的上岸难度已经超过了会计学硕。

  旅游管理:主要到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企事业企业从事旅游管理工作。

  技术经济及管理:培主要到外企或国家事业部门从事投资评估、产业分析或咨询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HR哪里都需要。

  ►公共管理类就业方向:

  行政管理:主要到党政机关、企事业企业、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

  公共事业管理:主要到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企业或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

  社会保障:主要到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企业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

  土地资源管理:主要到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利用筹划、地籍管理及土地管理。

  总的来说,公共管理专业的就业,更偏重于吃国家饭,考公务员及事业单位,以及和事业单位合作的企业,是主要方向。

  ►农林经济管理就业方向:

  主要到各类农(林)业企业、教育科研企业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政策研究等地方的工作。

  同学们注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业安全是国之根本,农林管理这个专业看起来很土,但就业前景是非常不错的,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专业。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就业方向:

  图书馆学:主要到图书情报机构和各类企业事业企业的信息部门从事信息服务及管理工作。

  档案学:主要到国家机关、企事业企业的档案机构、信息部门从事信息服务、信息管理工作及研究工作。

  情报学属于信息管理学科,其就业面较广,专业中既包括"信息"又涉及"管理",都是近年来就业市场上的热门。而档案学"国家的信息资源80%在政府,政府的信息资源中80%在档案"。图书情报和档案管理虽是小众专业,但从就业来看是很良好很稳定的。
在线报名
上传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