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备考  > 考研经验

2021“最难考研年”?考研党人心惶惶,导师建议做好这四件事!

时间:2020-04-13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经验
 摘要:“2020年研究生扩招18.9万人次”——基于近日来教育圈的公告,这一则消息应该是让考研大军最开心的。众所周知,我国的考研人数一直在呈逐年激增的趋势,2020年就有340万考生,比2019同比增长了50多万人次。加上今年特殊国情下,政策放宽,教育部给了近二十万的扩招名额,这也令考研大军和准备考研的学生们有了更多的报考信心。然而,相关业内人士却预计:2021将迎“最难考研年”?考研党人心惶惶,导师建议做好四件事!

  一、“最难考研年”的原因

  倘若2021年会出现“最难考研年”,那么其形成原因大致如下:

  1.报考竞争“最难”

  由于今年出现了扩招政策,让很多考研学生喜出望外,感觉天上掉下的馅饼被自己接住了,特别是本来觉得压线无望的考生们,很多抓住了此次扩招机会圆梦。所以,有了“前车之鉴”,加上学生们的高学历意识与日俱增,明年的考研人数估计会更多,报考竞争压力也就更大,有可能出现“最难”竞争。

  2.报考门槛“最难”

  基于各大高校的招生角度看,他们比较期待优质生源,近年来也愈加青睐985工程或者211工程的名校生,所以优秀的高校可能会提高录取线成绩,考研党的入围门槛也会升高,有可能出现“最难”门槛。

  3.考试内容“最难”

  今年研究生考试的初试出现了不少零分和个位数成绩的考生,有大多数考生也说研究生考试的内容越来越难。如果上面两种情况会出现的话,那么高校也极有可能在明年把考卷内容加大难度,随之出现“最难考卷”。

  二、导师建议“做好四件事”

  年光似鸟翩翩过,世事如棋局局新。世间万物万事都在不断地变化之中,对于研究生考试明年可能发生的变化,大学导师也有相关的“四件事建议”:

  第一件:平稳心态,端正学习态度

  自古以来,以不变应万变是兵家神策,不无道理。面对可能发生变化的研究生考试,明年的准考生们最应该做好的第一件事,就是平稳心态,把所有的问题认清之后抛诸脑后。不要觉得太困难而对考试有恐惧心理,应该给自己战胜它的信心,然后,端正自己的学习心态,努力积极向上。

  第二件:把重要证书先拿下

  距离2021年的研究生考试,还有差不多一年时间。这一年时间里,准考生们除了备考以外,还应该关注其他的考试,如果有机会拿多一些证书,也是可以尽力尝试的。譬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很多高校在研究生报考章程中都对其有相关要求。可以有机会考取的话,还是应该分点精力去考到证书的。

  第三件:锁定目标院校,了解往年招考情况

  哲学家康德曾说,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没错,对于准考生来说,有明确的目标尤为重要。应该锁定好自己的理想院校,多方面了解该校往年的招考情况、录取分数线、补录情况等,仔细思考自己去报考有什么条件、优势与竞争力,这就是所谓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第四件:准备好备考资料,制定复习计划

  心态调节好,报考前准备工作就绪,接下来就是要先人一步,准备好备考资料,制定个人的复习计划。复习计划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知识脉络,二是时间收获。把全部知识内容细分到每个板块,逐一解决;把每段复习时间精细化,要求自己在限时内要做到怎样的学习效果。以严格要求自己的状态去践行,像紧绷的弦,才会有蓄势待发的能量。

  三、致考研学生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考研,有的人是奔着学历去的,有的人是奔着先逃避就业压力去的,也有的人是奔着学术去的。无论怎样,有理想向上走的考生,已经可以竖起大拇指。古人智慧满满,劝导我们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如果这几点我们都能够做到,学习成功也不在话下。无论考研趋势是难是易,希望考研的学生们还是保持最佳心态去面对,人生也不只有考研这一条路可以进步,不必孤注一掷,要知道路还很长,我们得慢慢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