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备考  > 考研英语

英语考前答题技巧

时间:2021-10-14     作者: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英语
导语:考研英语到了最后冲刺,需要更加注意各题型的答题技巧。很多同学,前期复习得很好,英语基础打得不错,考试时,句子都读懂了,但最后成绩不理想。原因就是没有了解命题人的出题思路,不熟悉命题人常常使用的命题陷阱。这就需要在考试的最后阶段,突出对于答题技巧的学习。接下来宇哥就来帮大家分析分析。

  一、基础部分最后阶段的学习技巧:

  词汇:

  有同学会问,词汇复习也有技巧吗?其实就是如何背更少的单词,也就是高频词汇。这些词汇需要大家从近十年真题中积累。如果有同学觉得全面看真题太费时间,就可以先总结阅读题目和选项中的核心词汇。

  句子:

  我们要减少每天对长难句的分析,这一部分在最后阶段不是重点。基础不太好的同学甚至可以直接跳过这一部分。想要考高分的同学,可以坚持每天分析1-2句真题中出现的长难句。

  二、试卷上各个题型的答题技巧:

  完形:

  完形是试卷上第一个题型,但不一定是第一个要做的题型。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先做完形。基础不太好的,可以先跳过这个题型,先写作文(尤其对于怕自己忘了之前背的模板的同学),或者先做阅读。我们在最后阶段复习完形时,一定要注意技巧,因为完形如果大家想靠实力做对的话,是很需要基础的。

  我们可以借助对于正确选项特征和解题思路的分析来轻松做对几道题目,这样就可以达到完形的基本分数,一般完形拿到5分就可以了。

  阅读:

  阅读是试卷上第二个题型,这一部分也是在考试时最需要大家集中精神搞定的。最后阶段对阅读的复习,应主要集中在题目和选项上,而不再是提升读懂原文的能力上。分析题目是让我们能快速在原文中找到与题目对应的位置(也即定位能力);分析选项是让我们总结正确项和干扰项的特征。

  如果掌握这种技巧,我们有时甚至能在没读懂原文的情况下把题做对。比如每年英语一的阅读试题中,平均会有5道题目(英语二的更多)可以通过直接定位来做对。

  最后阶段重点分析选项的原因是,根据对于近十年真题选项的分析,我们会发现正确和干扰选项具有规律性,而这些规律跟原文内容没有关系,往往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规律,来确定最终答案,从而提高阅读正确率。

  翻译:

  翻译是试卷上第三个题型,翻译能力的提升也是比较缓慢的,但是在最后阶段我们可以通过练习尽可能的得到一些分数。

  考研英语对于翻译的要求有两点,第一点是翻译准确,第二点是表达通顺。

  第一点是比较难达到的,因为就是考察你的基本功。第二点却是可以通过短期练习达到的,因为汉语毕竟是我们的母语,我们总是可以使自己写出来的句子比较通顺。所以要达到第二点,对于有些同学可以需要牺牲一下你对个别词汇短语的理解。

  换句话说,你可能记得单词或短语是某个意思,但是整体而言,按照这样的翻译,读起来不通顺,这个时候就要换一个意思来表达,从而达到使句子表达通顺的目的。

  写作:

  写作是试卷上最后一个题型,但是对于基础不是很好、怕自己忘记考前背诵内容的同学,写作可以首先来做。

  写作部分也是我们在最后阶段最最需要重点复习的部分。原因很简单,我们可以用相对比较短的时间来取得理想的分数。

  在最后阶段复习作文最忌讳的有两点。

  一是自己闷头写真题作文。首先宇哥很佩服你的勇气与毅力,但是这样效率很低,自己写出来的作文不符合考试的要求,得分会很低。

  二是忌讳是自己乱背写作资料,有同学到最后,毫无头绪的背范文,真正到了考场上,一句也用不上,做了很多无用功。

  那么正确的方法是什么?

  首先应该明确正确的写作思路,比如大作文的写作思路就是:第一段描述图画或图表;第二段分析意义或原因;第三段总结或者提建议。有同学自己写,整篇作文都在描述图画,而且分段很乱,不够清晰,这样的作文即使你句子写得很好,也是低分作文。

  其次是要背诵正确写作思路下的模板和素材,模板是指文章的框架,背诵模板可以让我们快速写出一篇没有语病且符合题目要求的文章框架,所以大家不要排斥模板。当然你光背模板不行,就好像人的身体光有骨架不行,还得有血有肉,作文里的血和肉就是最后需要我们背的素材。

  关于素材的准备,我们要分话题分类别的准备。比如英语一大作文,考察个人品质的对应素材与考察社会现象的素材肯定不是一样的。有了模板和素材的积累,最后就是动手来写了,先练习真题,再练习几套模拟题,这样我们再上考场就游刃有余了。

  
在线报名
上传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