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报考指南  > 招生政策

重庆大学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助推科技成果高水平创造和高效率转化

时间:2021-11-08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招生政策

重庆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有关决策部署,持续构建和优化科研创新体系、转化管理体系、基础制度体系、社会服务体系,积极促进科技成果高水平创造和高效率转化,主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完善科研创新体系,提升源头成果质量。谋划打造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1个管理机构)和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转移研究院、国际联合研究院(5个科研实体)组成的“1+5”新型科技创新体系,以相对独立的科研实体为载体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形成具备强大资源集聚和配置能力的科研组织模式。围绕国家发展重大战略和重大需求,结合学科优势,建立大体量、多学科、开放式的创新平台,开展前瞻性科学问题研究、颠覆性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从源头强化创新能力供给。启动“关键科学问题”和“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行动计划,组织实施“六大先导性大科学研究计划”,实现科研实力、重大科技任务、高水平研究成果、科技人才队伍、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五大倍增”,取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牵头单位、获批国家野外观测台站、建设大科学装置等重大成果。

完善转化管理体系,提升转移转化效率。成立知识产权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工作;技术转移研究中心、信息服务中心、专利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等部门共同承担管理服务职能。建立知识产权、专利代理等市场化专业服务机构,提供服务支撑,形成集战略决策、管理维护、创新研究、运营服务、转移转化为一体的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管理服务体系。近年来,学校先后获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成果转化合同金额快速增长,2020年达到7571.2万元,较上一年度增长117%。

完善基础制度体系,提升创新创造活力。修订完善《重庆大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制定《重庆大学专利工作管理办法》,同时配套实施成果资产评估、离岗创业、科技评价等10余项文件制度和管理办法,强化成果管理、培育、转化的制度保障,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在成果赋权方面,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赋权改革实施路径,提出将成果所有权全部赋予科研人员的“权益让渡”新模式,已实施转化案例6项,总评估价值突破5000万元,吸引投资超过3亿元;在收益分配方面,通过奖励金和科研发展基金将现金收益中的90%分配给科研人员。深入推进科技评价体系改革,将成果转化列入职务评聘指标体系和绩效核算指标体系。通过不断健全的制度体系,积极营造鼓励创新、促进成果转化的良好环境,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释放创新活力。

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提升专业市场潜力。发挥市场作用,借助重大专利代理、科技孵化、知识产权运营等方面专业化服务机构,逐步培育形成一支具备知识产权分析、技术开发、法律财务、行业分析、投融资、企业管理、商业谈判能力的技术经理人、经纪人人才队伍,推动全链条管理与服务的深度融合。在前端以成果为核心进行高价值专利培育,联合社会化机构共同实施专利代理、咨询、评估等,共完成技术分析评估报告130余份,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30余项;在中端以企业为载体强化科技成果孵化与配套服务,建成大学科技园、孵化器、众创空间等5个国家级孵化平台,累计孵化培育企业1500余家;在后端面向区域推动成果落地和产业化,积极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与科技金融配套服务,先后建立璧山先进技术研究院、南京研究院和溧阳智慧城市研究院,打造科创板上市企业,筹建2亿元规模创投基金,着力打造从成果培育、成果孵化到成果产业化全覆盖的三级联动社会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四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