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报考指南  > 考研新闻

北京师范大学以“四个坚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

时间:2021-06-29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新闻

北京师范大学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发挥学科综合优势,突出教师教育特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具有良好人文与科学素养、宽厚专业基础、开阔国际视野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面向未来的拔尖创新人才。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提升“五育并举”实效。加强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深化思政课程改革创新,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出台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等方面文件,指导各院系做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本科新生导师制,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育人职责,压实育人责任。将体育、美育工作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实施“阳光体育计划”,加快建立全方位美育育人体系。组建党委学生工作部,构建思政教育、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经济资助、安全稳定等一体化学生工作体系,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坚持本研一体化培养,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整合教务处和研究生院工作职能,成立教务部(研究生院),统筹本研一体化培养。优化本研培养方案,创新本硕博衔接培养模式,完善本研相互衔接、逐级递进的课程体系。依托5个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持续完善基础学科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协同联合培养方式,创立跨校联合、校企协同动漫高端人才培养机制,创建跨学科、多语种、国际化的法律经贸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修订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标准和培养方案,建立由公共必修方法课群、一级学科方法课群和专业方向方法课群逐级递进的研究方法类课程体系。近五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3项、北京市级教育教学成果奖53项。

坚持通识课程供给侧改革,着力提升课程建设水平。改进通识教育课程建设,设置家国情怀与价值理想、国际视野与文明对话、数理基础与科学素养、经典研读与文化传承、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社会发展与公民责任六大模块。围绕经典研读、数理基础、脑科学与学习、绿色发展等领域,重点建设近百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从普适方法、量化研究、质性研究、技能训练、学科交叉等五个方面,建设研究生公共必修研究方法课60余门。大力推进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自主构建培养计划的“三自主”培养模式改革。

坚持转变教学方式,着力推动人才培养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大力推广教学方式和方法改革,通过小班研讨、读书会、混合式教学等,提升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教育信息化助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质增效,打造适应学生自主学习需求的智慧课堂、智慧实验室、智慧校园,全面建设优质数字课程资源,实践多样化教学模式改革,46门课程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教育教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主题,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教育教学大讨论,已举办各类专题报告会、研讨会、座谈会351场,参与师生达万余人次。通过全面广泛的交流研讨、深入透彻的思想碰撞,进一步集聚全校师生的智慧和力量,加快推进一流大学建设。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