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报考指南  > 考研新闻

【华理师说】张凯丽:疫情之下的远程办公和沟通发生了什么变化?

时间:2020-03-17     作者: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新闻

 

为了更好地应对疫情,很多企业都实行了远程办公。截止到2月17日的阿里云办公钉钉数据显示,全国超过一半省份采用钉钉平台进行企业复工,而钉钉协助了全国超1000万家企业和2亿上班族进行远程办公。远程办公(telecommuting)是员工不用出现在工作场所中,可以通过信息和通讯技术随机选择地点进行办公(Bailey & Kurland, 2002)。其中体现了两个主要特点,即地点不限定和信息化的应用。可以说,信息化的发展助推了远程办公。

 

 
 

 

 

远程办公利弊浅析

 

 

针对远程办公,学术界和实践界都对其进行了利弊的分析。对于组织来说,远程办公能够提高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降低员工的离职率;降低企业在办公场所租赁和维护上的成本,节省企业成本。对于员工,远程办公使得员工灵活安排时间,提高了员工的自主性感知;其还使得员工与家人之间的沟通增多,帮助员工更好地协调工作家庭关系。然而,上述“利”需要结合“弊”来分析。对于组织来说,远程办公使得组织对员工的管理和监控度下降,无法更好的了解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工作完成情况;降低了员工与同事之间的互动、合作以及信息共享,可能会导致工作进展不顺。对于员工来说,虽然远程办公可以协调工作家庭关系,但无疑也带来了家庭工作冲突;远程办公使员工分离于同事和组织之间,孤独感、不安全感、焦虑感等消极情感也会产生,影响员工身心健康(Martin & MacDonnell, 2012)。

 

 

远程办公沟通频率如何?

 

 

上述分析了远程办公的利弊,然而在远程办公下,员工之间的沟通是多了还是少了呢?在”HR便利店”公众号推出的《员工远程办公管理制度》中提到为了更好地管理员工,企业要设置多层次的沟通交流机制,比如员工每周开始前需要汇报自己的周计划;每天结束后需要汇报自己的日工作情况。除此之外,在工作时间内,员工需要全程在线,并且保证能够在1小时内进行工作消息回复;对于工作电话更是要做到及时接听。由此来看,为了更好地实现监督,上下级的沟通是增多了。然而同级之间的沟通是否增多呢?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一个笑话,“以前办公室同事之间互相问好是随意,现在如果同事线上问好,可能觉得有事找自己”。由此来看,缺少了办公场所提供给同事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平台(如同一办公的相处、茶水间的闲谈、工作午餐的交流),同事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似乎会因此变少。

 

 
 

 

 

远程办公沟通效率如何?

 

 

在这种沟通频率下,沟通的有效性如何呢?首先,远程工作后员工需要向上级汇报自己每周、每日的工作情况,相较于实地办公可能是一种“时间的浪费”,使得这种沟通成为一种负担或无效行为。然而这种沟通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工作效率,又不能完全将其看作是与工作绩效无关的行为。其次,在远程办公下,员工要求及时回复工作信息,这可能使得员工更聚焦在工作相关的信息上,沟通效率也因此提升。最后,对于同事之间的沟通,沟通的频率降低可能使沟通更关注在“问题”和“困难”上,因此沟通的效率应该会得到提升。但是如果沟通内容仅限于工作相关,虽然效率提升了,但对于降低个体孤独感和链接感还有欠缺。适当的情感联络,即便是吐槽工作或者表达自己工作中的无状态,虽与工作内容无关,但是有效性不可忽视。

 

此外,笔者还发现,远程工作时,在与上级或客户沟通中,双方之间的“同理心”似乎变强了。以前对于工作里的失误抓住不放,而现在对于失误似乎比以前更能包容了。可能大家在远程办公中都存在“分心”的情况吧。

 

参考文献

 
 

 

1.钉钉数据:返工日两亿人用钉钉在家办公

 

 

2.《员工远程办公管理制度》来了!靠谱方案,化解HR管理危机

 

3.关于疫情背景下远程办公,你需要知道的几件事 

 

4.Bailey, D. E., & Kurland, N. B. (2002). A review of telework research: Findings, new directions, and lessons for the study of modern work.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3, 383–400. 

 

5.Gajendran, R. S., & Harrison, D. A. (2007).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nknown about telecommuting: Meta-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mediators and individual consequenc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92, 1524–1541. 

 

6.Martin, B. H., & MacDonnell, R. (2012). Is telework effective for organizations? A meta-analysis of empirical research on perceptions of telework and organizational outcomes. Management Research Review, 35, 602–616. 

 

 

 

 

 

 

张凯丽博士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讲师

 

 
 

 

图片 | 网络

编辑 | 李明璐

 

为了更好地应对疫情,很多企业都实行了远程办公。截止到2月17日的阿里云办公钉钉数据显示,全国超过一半省份采用钉钉平台进行企业复工,而钉钉协助了全国超1000万家企业和2亿上班族进行远程办公。远程办公(telecommuting)是员工不用出现在工作场所中,可以通过信息和通讯技术随机选择地点进行办公(Bailey & Kurland, 2002)。其中体现了两个主要特点,即地点不限定和信息化的应用。可以说,信息化的发展助推了远程办公。

 

 
 

 

 

远程办公利弊浅析

 

 

针对远程办公,学术界和实践界都对其进行了利弊的分析。对于组织来说,远程办公能够提高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降低员工的离职率;降低企业在办公场所租赁和维护上的成本,节省企业成本。对于员工,远程办公使得员工灵活安排时间,提高了员工的自主性感知;其还使得员工与家人之间的沟通增多,帮助员工更好地协调工作家庭关系。然而,上述“利”需要结合“弊”来分析。对于组织来说,远程办公使得组织对员工的管理和监控度下降,无法更好的了解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工作完成情况;降低了员工与同事之间的互动、合作以及信息共享,可能会导致工作进展不顺。对于员工来说,虽然远程办公可以协调工作家庭关系,但无疑也带来了家庭工作冲突;远程办公使员工分离于同事和组织之间,孤独感、不安全感、焦虑感等消极情感也会产生,影响员工身心健康(Martin & MacDonnell, 2012)。

 

 

远程办公沟通频率如何?

 

 

上述分析了远程办公的利弊,然而在远程办公下,员工之间的沟通是多了还是少了呢?在”HR便利店”公众号推出的《员工远程办公管理制度》中提到为了更好地管理员工,企业要设置多层次的沟通交流机制,比如员工每周开始前需要汇报自己的周计划;每天结束后需要汇报自己的日工作情况。除此之外,在工作时间内,员工需要全程在线,并且保证能够在1小时内进行工作消息回复;对于工作电话更是要做到及时接听。由此来看,为了更好地实现监督,上下级的沟通是增多了。然而同级之间的沟通是否增多呢?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一个笑话,“以前办公室同事之间互相问好是随意,现在如果同事线上问好,可能觉得有事找自己”。由此来看,缺少了办公场所提供给同事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平台(如同一办公的相处、茶水间的闲谈、工作午餐的交流),同事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似乎会因此变少。

 

 
 

 

 

远程办公沟通效率如何?

 

 

在这种沟通频率下,沟通的有效性如何呢?首先,远程工作后员工需要向上级汇报自己每周、每日的工作情况,相较于实地办公可能是一种“时间的浪费”,使得这种沟通成为一种负担或无效行为。然而这种沟通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工作效率,又不能完全将其看作是与工作绩效无关的行为。其次,在远程办公下,员工要求及时回复工作信息,这可能使得员工更聚焦在工作相关的信息上,沟通效率也因此提升。最后,对于同事之间的沟通,沟通的频率降低可能使沟通更关注在“问题”和“困难”上,因此沟通的效率应该会得到提升。但是如果沟通内容仅限于工作相关,虽然效率提升了,但对于降低个体孤独感和链接感还有欠缺。适当的情感联络,即便是吐槽工作或者表达自己工作中的无状态,虽与工作内容无关,但是有效性不可忽视。

 

此外,笔者还发现,远程工作时,在与上级或客户沟通中,双方之间的“同理心”似乎变强了。以前对于工作里的失误抓住不放,而现在对于失误似乎比以前更能包容了。可能大家在远程办公中都存在“分心”的情况吧。

 

参考文献

 
 

 

1.钉钉数据:返工日两亿人用钉钉在家办公

 

 

2.《员工远程办公管理制度》来了!靠谱方案,化解HR管理危机

 

3.关于疫情背景下远程办公,你需要知道的几件事 

 

4.Bailey, D. E., & Kurland, N. B. (2002). A review of telework research: Findings, new directions, and lessons for the study of modern work.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3, 383–400. 

 

5.Gajendran, R. S., & Harrison, D. A. (2007).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nknown about telecommuting: Meta-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mediators and individual consequence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92, 1524–1541. 

 

6.Martin, B. H., & MacDonnell, R. (2012). Is telework effective for organizations? A meta-analysis of empirical research on perceptions of telework and organizational outcomes. Management Research Review, 35, 602–616. 

 

 

 

 

 

 

张凯丽博士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讲师

 

 

 

图片 | 网络

编辑 | 李明璐

 

在线报名
上传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