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报考指南  > 考研新闻

考博率100%!浙江财经大学5名研究生携手考上名校博士

时间:2019-07-09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新闻

近日,各高校陆续公布了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名单。而在浙江财经大学有这样一支团队,今年毕业的5名16级硕士研究生何红亮、徐杨炳、戴紫薇、范燕丽、钱琪,全部考取了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985/211名校的博士研究生。

  100%的考博率,还都是名校!更不可思议的是团队的5名研究生还分别来自管理统计学、企业管理和财政学等不同的学科专业。这支跨学科的团队是怎么组建的?为什么团队中的学霸会这么牛?

  复合型高端人才培养,跨学科协同是尝试,但也势在必行

  “在这个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为背景的互联网+时代,大部分社会经济问题都需要依靠跨学科的复合型高端人才来解决,因此高校需要开展跨学科的综合教育,人才需要进行跨学科的协同培养”谈及跨学科团队创建的初衷,浙江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的张帅教授这样说道。

  近年来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商务、政务、金融等经济领域产生的数据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只有借助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挖掘出海量数据的价值,才能为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而这便需要涉猎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打造复合型高端人才。因此,从2016年起,浙江财经大学的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张文宇、张帅和财政税务学院张雷宝等教授就牵头组建了跨学科、跨学院的“经济数据挖掘与智能决策创新团队”。

  浙江财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学科建设办主任张雷宝教授说:“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永远主题。道路千万条,团队第一条,而跨学科团队协作又最重要。‘经济数据挖掘与智能决策创新团队’正是2018年我校组建的10个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团队之一,是顺应复合型人才培养国际潮流的改革尝试。今年该团队5名不同专业学生携手考上北京大学等国内名校博士,既说明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潜质,更说明这种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是成效显著的。”

  寒暑假要留校做学术,这样的制度,学生却说:我很支持

  这支跨学科团队推行的培养模式名为“研究生精细化协同培养”,含括了“寒暑假留校”制度、“菜鸟先飞”计划、“本硕连培”计划、“优硕攻博”计划等多项举措。

  寒暑假要留校做学术,几乎没有休息,还得“菜鸟先飞”,听起来是不是很严格?但学生却说:“我很支持这些制度,因为寒暑假在家里会经常被各种杂事所打扰,根本无法专心做学术。留在学校,学习效率会高很多。”

  考上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的徐杨炳同学说:“我们团队的学习制度对我们的帮助非常大。一方面让我们有机会提前进入实验室阅读最新的领域前沿文献,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研究生生活,为后续学术研究创造良好的条件;另一方面,由于研一需要上课,不能每天集中精力做学术研究,寒暑假留校不仅能够使我们全身心投入学术研究,还能让我们始终保持刻苦的劲头不松懈。”

  在这样的制度下,16级的五名硕士研究生读硕期间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和荣誉:在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5篇,其中SCI/SSCI检索论文10篇(JCR一区论文6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主持省新苗计划课题4项,在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项和全国三等奖2项,获校“研究生卓越之星”称号1人次,校优硕士论文1篇,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人次,研究生一等奖学金8人次,泰隆奖学金、正泰奖学金、浙农奖学金各1人次。

  跨学科的学习难吗?到底好不好?

  也许很多人会说学好一门课本身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那学好这么多门课会不会很难?怎么平衡多门学科的学习呢?

  对于这些问题,考上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的何红亮同学表示:“平衡各学科的学习问题不大。因为各学科虽然有各自的特点,但并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有联系的。因此一门学科的学习方法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应用于另一门学科的。学习多门学科,让我们拓宽视野,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使我们能够通过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博士专业大都是交叉学科,涵盖多领域知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极高。而跨学科团队的组建,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即可了解各领域发展状况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拓宽知识面,先人一步把控时代动向。最终,成功助力名校申请。”何红亮说道。

  进德修业,与时偕行,浙财大创新跨学科教育

  学科这个概念存在几百年了,当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另一方面,学科的划分容易把学者的思想禁锢在一个小范围内,影响了创新,而许多跨时代的科学发现与学术成果都是跨学科创新的结果。因此近年来,跨学科协同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与业界的重视。

  在浙江财经大学,跨学科团队的实践,通过鼓励研究生写跨学科学术论文、与国外名校开展跨学科学术研究等形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浙财大立足于财经类优势学科,通过组建跨学科团队,瞄准我省财政经济良性循环、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生态经济蓬勃发展等重大战略需求,进行理论、方法和技术创新,打造我省经济运行管理与决策的高端智库。

  学校还设置了考博专项资助基金,对报考国外知名大学或国内985、211高校的研究生予以专项资助,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

  浙江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张文宇教授说:“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学习是最有意义的创业活动之一,要在恰当的时间做最恰当的事!在研究生阶段,学生只要把勤奋和创新结合起来,就能做成功的投知者。基于该理念,近三年我们团队培养的10名硕士毕业生全部考取了985/211或海外名校博士,名校升博率达100%。”

  浙财大秉承“进德修业,与时偕行”的校训,践行“明德笃学,经邦济世,崇实创新,勇立潮头”的财大精神,确立了“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创业型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创新学科教育的实践,在浙财大,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未来!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