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报考指南  > 考研新闻

亲们:擦亮双眼,明辨骗子!

时间:2015-07-01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新闻

摘要:冒充“导师”的骗子团队此起彼伏,真实姓名资料一手掌握让你不得不信,告诫广大学子,谨慎小心反复确认,切勿上当受骗。

最近,各大高校研究生录取结果相继公布,南航学生小陆也如愿考上了上海东华大学,然而还没来得及庆祝,他就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他的导师,让他帮帮忙借点钱,就这样,小陆被“导师”“借去”了两万元现金。之后他才意识到,自己可能遇上了骗子。

第一步:博取信任

昨天,小陆向现代快报的官方微博求助,说自己被骗取了两年的学费和生活费。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就读于南航金城学院,前几天刚被上海东华大学录取。4月19日晚上9点多,小陆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电话接通后,对方直呼他的名字,并说自己换了手机号码。“我问是不是周老师,他说对的。他的声音和我导师很像。”小陆说,尽管曾和导师通过几次电话,还见过面,但是对方的口气和声音,让他觉得这个人就是自己的老师。

第二步:进入正题“钱”

电话中,“周老师”让小陆第二天去学校报到,交接项目材料。小陆相信了“周老师”的话。当晚,他就买了到上海的车票,第二天中午11点半,到达了上海松江南站。刚到站,小陆就接到“周老师”电话,让他先不着急过去,自己正在接待领导,要送红包,但是身上钱不够,让小陆帮忙汇点钱过去。这一次开口要的钱不是很多,在两千元左右,对方表示到了学校,就还给小陆。

尽管心里有点嘀咕,小陆还是通过ATM机,给对方的银行卡打了2000元现金。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周老师”连续打了十几个电话,催促小陆汇钱,并不断开口索要。小陆又两次通过网络支付,分别转账8000元和10000元。这时候数额已经达到了20000元。但是“导师”没有满足,仍说不够包红包。这才让小陆开始怀疑起来。

第三步:得手后失联

小陆先是注意到,对方的卡号姓名并不是导师的名字,接着他又试着拨打了导师的“旧号码”,结果电话接通,真正的周老师告诉他,自己从来没有让他汇过钱。随后,他在网上营业厅,用默认密码登陆了“周老师”的新号码,结果发现,这个手机号归属地在南京,是4月17日才办的,这时候,这个“假导师”的“新号码”已经是关机状态了。

随后,小陆向上海警方和南京龙江派出所报警。现代快报记者发现,小陆的遭遇并非个例,网上搜索可以看到,有不少学生也经历了这样的骗局。不法分子的说辞和“周老师”的相差无几。
南京市公安局治安巡逻支队的安警官提醒,即使是非常熟悉的人,在虚拟交往中,一旦有钱财的往来,一定要谨慎核实,多方求证。

地区分站北京河北天津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网站介绍隐私声明人才招聘联系我们网站声明免责声明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