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报考指南  > 考研新闻

四级三千考研五万 家长奖金激励孩子逢考必过

时间:2015-06-23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新闻

@微信好友“风中的花”:每次考过重要的考试都能收到奖金,这次爸妈许诺,考过研究生给我5万,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啊!

记者追访:小牟是江夏区某高校的大三学生,每逢重要考试,父母都会许以数千元奖金激励她过关,并且这招也十分奏效。最近还告诉她,如果考研成功,将会给她5万元的零花钱。

奖金已拿上万元

“考过英语四级奖励了3千。”小牟告诉记者,2013年开年起,她就每天扎进图书馆,最后成功过关。成绩出来后,爸爸将奖金分期三个月打到她的银行卡里(生活费除外)。英语六级考过后,小牟也收到了3000元的奖励。“我现在英语水平确实有进步,交了不少外国朋友,而且还能直接看外文小说。”

2014年5月,小牟参加专升本的考试,顺利通过后,爸爸果然也没食言,分成5次往她卡里总共打了1万元。最近,家人又许诺,如果小牟能考上研究生,父母奖励3万元,姑姑奖励2万元,共5万元。

小牟表示,并不是她向家人要钱,而是家长主动提出的。她把小部分奖金用来买衣服和旅行,大部分钱都存在银行。“我觉得这种奖励机制没什么不好,至少能促使我逢考必过,还能让我学会怎么掌握资金不乱花,也不会因为没钱占别人的小便宜。”记者问小牟,如果父母不给金钱奖励,这些考试能否通过?她回答,不敢确定。

教育专家明确反对

记者联系上小牟的父亲,他说,之所以这样做,是觉得“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如果女儿没能专升本,没能通过四六级考试,工作后经济上的损失可能远不止1万元。

小牟的室友小怡对这事非常羡慕,但网友“格格巫夫人”则不赞成:用金钱激励,会让孩子以为是替父母在学习。大学生是成年人了,更应该明白,努力是为了自己。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副考研资源网教授叶显发认为,现在的大学生独立性较差,无论是生活上的自我管理,还是学习上的积极性,都做得不够好。但用金钱来激励学习,对独立性的培养毫无益处。利益驱动只是一时痛快,培养能力和好的学习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