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报考指南  > 考研新闻

考研抉择 应届生缘何不爱异地求职?

时间:2015-04-15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新闻

求职高峰来临,同学们或把工作地点圈定为高校所在的北京,或一心要回家乡就业。与这些在熟悉的地方打转的小伙伴不同,北京一所211高校中文专业毕业生小江却准备赶往广州面试。她说:“岗位与我的专业对口,公司口碑也不错。虽然我是北方人,从来没去过广州,但只要待遇和发展前景好,去闯闯也不错。”

考研资源网昨日采访发现,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中确实有一部分像小江一样的异地求职者,但他们在展望前景的同时,也会面临着某些挑战,不少“过来人”都承认,异地求职绝对不仅仅是“一张机票的事儿”。
远离故土、异乡漂泊对于应届生提出考研资源网了种种挑战,前程无忧近三年每年都会对大学生就业走向进行调查分析,从统计数据来看,2012年受访者愿意异地求职(即在老家和读书城市之外的地点求职)的比例为55.7%,2013年下降至54.3%,而2014年有意愿异地求职的比例为51.9%,应届生异地求职的意愿正在逐年下滑。

“土著”隔膜内心孤独

“我们单位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当地人,人家凑一起就说方言,其实也不是听不懂,但感觉自己被排斥了,很不舒服。”小张在三年前被沈阳的一家媒体接收,工作表现尚佳,但她向考研资源网表示,身边没有同学,也没有家人,心中的孤独感始终难以排解,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精神状态。

考研资源网调查发现,在被问及“为什么不在外地找工作”时,不少受访的应届生都承认,“缺少熟悉的圈子”是主要原因。除了日常的交际,大部分人还有些“现实”的考虑——同一专业的毕业生往往会在某些行业形成集聚,无论是信息的流通还是业务的探讨,大家都能互相助力,所谓“见面三分情”,选择外地的同学往往就失去了这方面的资源。
孩子看护费尽心思

对于已经在外地筑巢的已婚人士而言,孩子的“看护难”也是一个大问题。这些年轻的父母因为工作时间短、经济条件比较一般,所购置的住宅面积不大,把父母接过来协助带孩子,往往会“挤作一团”。但将孩子“送回家乡”,又让他们难以接受,小承就是这样一位左右为难的母亲,在无奈地把快两岁的孩子从珠海送回老家长春后,她几乎每过半个月就要冲向机场赶去东北,这种频繁的探访增加了不小的开支,小承本人也是疲惫不堪。

两地难顾机会溜走

“对于应届生来说,异地找工作多为‘两头下注’。但现在的公司很少直接签约,大多都要有实习考核期,能不能留下来,谁也没准儿,不知道要顾哪边。”同时拿到北京和杭州两家互联网公司实习机会的小翟近来很挠头。

说起自己2013年的求职经历,小翟的师姐小付有些“心有余悸”,她告诉考研资源网,去年为了避免“撞车”,她特地在上学期将简历只投往北京,下学期只投往广东的城市,但人算不如天算,北京公司的回信来得太慢,还是和广东的实习时间碰到一起了。为了“保本”,她和对方的人力部门协调了多个来回,终于将实习期推迟了一个月。在小付看来,实习机会没有两头落空,更多是一种侥幸。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