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博士生招生人数最终以教育部下达计划为准)
各专业考试科目内容
我校博士研究生考试初试科目只提供科目大纲,不另指定参考书目。
1.体育基本理论与体育社会学
体育基本理论:体育的基本概念;体育简史 (欧美国家体育发展史、中国体育发展史) ;体育的构成要素;体育的社会设置;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体育功能;体育的基本领域;奥林匹克运动;体育文化;体育社会热点问题与体育治理;体育工作;体育公共政策。
体育社会学:社会学的概念及学科特点;社会学的方法论;社会学的代表性理论及人物;社会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个体、角色、社会化、社会互动;组织与群体;社区;社会设置;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文化 (传媒、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健康等) ;社会失范、社会问题、社会控制、社会治理;社会变迁、社会转型 (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等) ;中国社会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学。
2.运动解剖学与运动生物化学
运动解剖学:运动解剖学部分:以骨、关节、肌肉的机能特征为主线, 结合运动训练实践及运动损伤予防阐述其结构、变化及机理;系统解剖部分:结合运动能力的提高及健康促进阐述人体各器系基本结构、变化及机理;《运动解剖学》结合其他学科研究的现状、方法、存在问题及展望。运动解剖学相关知识在优秀运动员选材中的应用。运动解剖学在人类动作 分析中的应用。
运动生物化学:蛋白质、核酸的结构与功能;酶;糖代谢、脂类代谢及氨基酸代谢;生物氧化;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DNA的生物合成; RNA的生物合成;蛋白质生物合成;基因表达调控;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运动时物质和能量代谢规律,体能训练的生物化学,运动训练的生化监控,运动营养与运动能力。
3.运动训练学与运动生理学
运动训练学: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概述;运动员培养系统;运动训 练的生物学基础知识;运动训练中的一般原则和专门原则;以训练小周期为基础的运动训练安排;运动训练的方法与手段;运动员的体能与体能训练;运动员的技战术能力与技战术能力训练;运动员的智力与心理训练;运动训练过程监控的理论与方法;各单项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各单项运动各周期的训练课计划的制订。
运动生理学:骨骼肌机能;血液循环;呼吸;能量代谢与体温;本体感觉器官和前庭位觉器官的功能;神经系统的功能;内分泌机能;运动技能的形成;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及其训练原则;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规律;运动机能的生理学评定;高原环境与运动能力;运动处方的生理学基础。
4.体育管理学
知识点重在考查考生对管理学基础知识掌握和体育管理实践分析,要求考生懂管理知识,会识别、应用、分析和解决当前社会发展中的体育管理现象、矛盾和问题。考核内容:管理概念、管理对象与性质、管理思想及发展、管理基本原理、管理道德与社会责任、管理方法和具体职能等。考点 (考试内容不仅限于以下考点) :体育管理基本概念、对象与方法;管理理论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我国体育管理实践、改革、发展与创新;体育现象的管理学解释;国内外体育管理比较;体育管理案例分析;体育管理政策解读等。
5.运动生理学
生理学研究任务、机体生理机能调节方式;细胞的基本功能;血液;血液循环;呼吸;能量代谢与体温;尿的生成;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本体感觉器官和前庭位觉器官;神经系统的功能;内分泌;激素的分泌与生理作用;运动对各器官系统的影响;运动技能本质及形成过程;有氧工作能力评定和影响因素;无氧工作能力的生理基础及评价;力量素质,速度素质和耐力素质;运动性疲劳产生机理、判断及恢复措施;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规律;赛前状态、准备活动;进入工作状态;运动机能的生理学评定。
6.体育教学论
重在掌握并深入领会课程与教学论基本概念、原理与相关理论,形成 课程与教学学科思想、价值判断体系和全面开放的研究视角,能借助宽阔 的学科视野分析与阐释本领域的核心问题。主要内容包括:课程与教学论 的学科基础;课程与教学论的价值体系;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发展史;国外课程与教学理论流派;体育课程与教学构成系统;体育课程与教学过程系统;体育课程与教学管理系统;课程与教学论及体育教学论发展的趋势 与热点问题等。
7.民族传统体育理论
武术基本理论,武术技术体系与技法;武术历史发展;武术文化与传播;武术教育与教学;武术训练与竞赛;传统体育养生与健康;民族民间体育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与发展战略;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研方法;民族传统体育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