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报考指南  > 考研常识

准备考研的你,这些问题是不是还在犹豫?

时间:2021-10-29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常识
“你要不要考研?”

  “想选择哪所学校?”

  “专业呢?跨不跨?”

  ......

  “啪”的一掌,被舍友击倒在地,“一边玩儿去,还有400多天呢,你吵吵啥,别来烦我。”

  我所有的甜蜜攻势在凶狠残暴的舍友面前丝毫不起作用。算了,谁让是一个没啥特殊天资、做事犹豫、从不敢打无准备之仗的人呢,我还是灰头土脸的坐下来好好自己计划盘算一下吧。因为从不敢信什么大牛逆袭、几十天增分一百、一个月征战清华,三个月恨不得就能上天之类的鬼话,我这场空前绝后的伟大战役,必须走的脚踏实地。

  只是某普通二本院校的管理学学生,成绩非常一般,但是有着强烈的名校情结!甚至一度想跨考最心爱的文学专业!

  “我就是不甘平凡!我就是要考北大文学系!我的目标是星辰大海!谁也拦不住我啦,我膨胀啦!”。

  “啪——!”

  行吧,又一次被舍友拍倒在地,自打我决定考研以来,已经被身边人泼了无数次冷水。白日梦被一次次浇醒,我再一次灰头土脸的坐了下来。

  啃掉清心丸,打完镇定剂,我的头脑恢复了前所未有的冷静。我托着腮,直视窗外,开始思考人为什么活着我为什么考研?

  高中时期,学习努力奋进,但临近高考,遭遇了一些变故,心态也没有调整好,最后发挥失误,也没有勇气复读,只好走了一个普通学校。但是这种不甘平凡的种子一直埋在心里,从刚入大学的那一刻就给自己定下了考研的目标。

  大学几年,日子并不好过,承受了一些压力,也遭受了很多的不顺心。于是读了很多这样那样的书,在真诚有力的文字中获得了很多力量,对文学的喜欢慢慢变得不言而喻。所以为了文学这个专业,我也要考研,跨考考研。但是这个决定,的确做的艰难。

  我选择的专业受到了家人的质疑,他们会更理智的考虑文学专业的就业率和性价比,毕竟专业一选,你就要为此耗掉两三年。而且跨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些基础知识也要从头学起。所以那些选择跨考的朋友们,你是否决定好为了这个热爱的专业去直面更多现实难题?

  我到底怎样选择专业,

  仅凭兴趣吗?

  都说兴趣归兴趣,专业是专业,不一定非要挂钩。因为当把爱好当成专业去研究时,就会发现很多不同之处,所以决定去了解一下有关文学的专业知识,看一些专业书籍和专业课程,评估一下自己是不是有钻研专业的毅力和能力。如果你比有更加长远的规划,也考虑到了毕业后专业与择业之间的关联问题,那就更好啦。在经过一番挣扎和综合考虑之后,最终敲定了文学专业。

  我是不是要敲掉自己的名校情结?

  舍友的敲打是一方面,打开电脑,登陆了各种考研信息网,查询了文学专业每年的录取分数线和北大的招生报录比,惊讶于此专业较高的分数和北大较残酷的淘汰比例。再理性评估了自己的能力,思考是不是可以稍微降低标准。

  首先北大此专业的招生人数并不多,报考人数却不少。

  其次,我在北大研究生官网上查询到此专业需要准备的专业书籍,书目很多,并且自己全部都不熟悉。

  综合考虑之后,我决定重新选择学校,因为文学专业已经敲定,所以调出了文学专业的院校排名,从排名第一的院校开始,逐一进入各学校研究生官网查询,大致了解了各学校的情况,我找到了几个备选院校,现在还没有必要马上定下学校,于是我找到每个备选院校都需要准备的重要专业书,打算等进入备考状态后,连同英语,一起齐头并进的学起。

  有必要做长达一年的考研计划吗?

  因为我是跨考,专业知识基础是基本没有的,而且学东西速度较慢,因此决定给自己一年的备考时间,不要相信战线拉得太长后期会疲劳这种废话,合理规划,劳逸结合,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给自己放松的空间就好。而且前期做较为充分的准备,后期才不会着急慌乱。

  我决定以月为单位,先做一个大致的规划,英语的单词和阅读先慢慢开始,专业课也开始了解,需要考数学的朋友,也可以提前准备哟,至于政治,就建议大家先不用开始啦。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