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报考指南  > 考研常识

考研扫盲:中国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建设的历史

时间:2018-07-26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常识

研究生和本科学科专业目录实质是对不同学科专业进行的一种重新编排,是对整个知识体系的划分设定。因此,修订研究生和本科学科专业目录,推动学科专业的分类调整,服务于高等教育事业,服务于创新人才培养,成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思路之一。

  中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目录由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和本科生学科专业目录组成,其中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分为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三个层级。我国中国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经历了四次分类调整,每个阶段情况如下:

  第一阶段:1983-1989年

  (一)《试行草案》背景

  在1981年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进行第一批学位授权申报时,申报的学科专业,大多数学科相当于二级学科,但有的是研究方过于窄;也有的把几个专业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大学科,又过于宽。在学位授权审核初审时,各部委曾对申请的学科专业进行了调整。为了做好第一批学位授权的复审工作,教育部对各部门审核工作中拟订的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汇总,并参照了外国的学科专业目录,拟定了一份《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草案)》,供1981年7月26日至8月2日召开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第一次会议讨论修改。1983年3月15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决定公布、试行此《试行草案》。

  (二)《试行草案》主要内容

  《试行草案》将学科专业分为十个学科门类,它们是: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

  在十大学科门类中共设置了63个一级学科,其中哲学门类1个,经济学门类1个,法学门类5个,教育学门类3个,文学门类3个,历史学门类1个,理学门类12个,工学门类25个,农学门类6个,医学门类6个。63个一级学科是:哲学;经济学;法学,政治学,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社会学,民族学;教育学,心理学,体育;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艺术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大气科学(气象学),海洋学,生物学,管理科学,自然科学史;力学,机械设计与制造,仪器仪表,金属材料,冶金,动力机械及工程热物理,电工,电子学与通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建、水利,测绘,非金属材料,化学工程和工业化学,自动控制,管理工程,地质勘探、矿业、石油,铁路、公路、水运,船舶,纺织、轻工,林业工程,原子能科学与技术,航空与宇航技术,兵器科学与技术,技术科学史;农学,畜牧,兽医,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林学,水产;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中西医结合,药学。

  《试行草案》共列638种学科、专业(二级学科),其中,哲学10个,经济学24个,法学37个,教育学34个,文学51个,历史学13个,理学88个,工科234个,农学59个,医学88个。

  为了培养军事学高级专门人才,1983年12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3次会议决定增设军事学学位,并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中增设“军事学评议分组”。军事学下设9个学科专业,即军事思想、战略学、战役学、战术学、战争动员学、军制学、部队指挥学、军队政治工作学、军事后勤学。

  (三)《试行草案》存在的问题

  《试行草案》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①有些专业口径宽窄不适当,有的划分过细、偏窄;②受管理体制的影响,有的专业按行业划分,使一些内涵基本相同的专业分别设在不同的一级学科之下;③一些新兴、边缘学科方面的专业未及时补列。同时,由于经过三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审核和几年来招收、培养研究生及授予学位工作的实践,对如何调整和修订学科专业目录积累了一些经验。

  第二阶段:1990-1995年

  (一)《原目录》背景

  针对1983年《试行草案》出现的各种弊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做出了修订与调整《试行草案》的决定,并且规定了修订原则:是以《试行草案》为基础,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二是学科专业划分以学科自身内涵为主,适当考虑业务部门的特殊需要;三是划分过细偏窄的专业要适当归并,专业名称要规范、准确,能够科学反应学科内涵;四是增加_些比较成熟的新兴、边缘学科与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趋势的专业;五是处理好与本科生专业设置的关系,凡是不适宜于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不列入。

  (二)《原目录》主要内容

  1990年11月正式颁发了新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共设置了11个学科门类,72个一级学科和620个二级学科。与1983年的《试行草案》相比较,学科门类的数量上没有变化,但一级学科增加了8个,二级学科减少了27个。

  (三)《原目录》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现行专业目录已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主要问题是一级学科设置不规范;二级学科划分过细,学科面偏窄等。

  第三阶段:1996-2010年

  (一)《新目录》背景

  1995年4月,国务院第十三次会议提出,要选择适当时机,对现行专业目录进行调整,主要出发点是拓宽学科面,为学位授权审核方式的改革打基础。同年10月,国家教委召开了全国研究生工作座谈会,下达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若干意见》。会议提出,“九五”期间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优化和调整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结构,首先做好专业目录的修订工作。1996年第14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做出决定,对199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修订,修订的主要原则是:科学、规范、拓宽;修订的目标是:逐步规范和理顺一级学科,拓宽和调整二级学科。

  (二)《新目录》主要内容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颁布了新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共设置学科门类12个,一级学科89个,二级学科386个。2005年12月增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取消了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8年4月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内增设“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二级学科。这样,1997年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共有12个学科门类,一级学科89个,二级学科387个。

  (三)《新目录》存在的问题

  各学科门类所包含的一级学科数相差悬殊,哲学和历史学门类,在历次修订中始终只有一个一级学科而工学门类,在历次修订中,至少包含25个一级学科。这说明,就是在新目录中12大学科门类宽窄不同,划分的标准不统一。事实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这6个学科门类都属于人文和社会科学,应该和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门类并列,即人们通常所称的“理、工、农、医、管、文”6个学科门类。在新目录中,仍然将人文学科门类拆散后与其它大门类并列是不甚适宜的。借鉴国外多数国家在高等教育管理与专业、学位管理中都不设学科门类的经验调整学科门类或取消学科门类应该成为我国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发展趋势之一。鉴于我国是按学科门类授予学位的现实,调整学科门类更符合我国国情。

  尽管新目录中的专业数比原目录中减少了41.7%,调整的力度己经很大,但是和国外相比,学科、专业数仍然偏多,仍有381种。前苏联设专业近500种,但俄罗斯已调整至80种;日本也只有77种,而且大体上相当一级学科。因此,进一步减少专业种类(二级学科)甚至取消二级学科,应该成为我国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发展的又一趋势。国家按一级学科进行学位授权审核,培养单位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按二级学科自主培养研究生,或者说,一级学科是指导性的,二级学科是参考性的。

  随着科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1997年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的学科、专业目录》也出现了很多矛盾与问题,迫切需要进行修订。此次增设了一些知识体系必须重新划分的学科、与国家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有关的国家亟需学科、具有前瞻性且有较大社会需求的学科和国家特殊需要的学科,并且给人才培养和学科交叉留有空间,增加了艺术学门类。这样,新的学科门类共设置了13个学科门类、109个一级学科,对2个一级学科进行了更名,没有设立二级学科。

  第四阶段:2011年-至今

  (一)《目录》背景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学位〔2009〕10号)的规定,《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分为学科门类和一级学科,是国家进行学位授权审核与学科管理、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依据,适用于硕士、博士的学位授予、招生和培养,并用于学科建设和教育统计分类等工作。学士学位按本目录的学科门类授予。本目录是在原《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1997年颁布)》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的基础上,经过专家反复论证后编制。

  (二)2011年《目录》内容

  2011年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学位[2011]11号)。此次增设了一些知识体系必须重新划分的学科、与国家产业发展和改善民生有关的国家亟需学科、具有前瞻性且有较大社会需求的学科和国家特殊需要的学科,并且给人才培养和学科交叉留有空间,增加了艺术学门类。这样,新的学科门类共设置了13个学科门类、109个一级学科,对2个一级学科进行了更名,没有设立二级学科。

  (三)2011年《目录》问题

  (1)各学科门类所包含的一级学科数量差距依旧很大。

  学科门类口径有大有小,其涵盖的一级学科数量差异较大。2011新学科专业目录新增“艺术学”门类,学科门类增至13个,一级学科109个,平均每个门类有8.4个一级学科,而哲学、经济学分别仅有1个和2个一级学科,而工学和理学分别有38个和14个一级学科,学科门类的宽窄口径不一。2018年新增网络安全空间学科,因此现有39个工学学科。

  (2)研究生学科专业与本科生学科专业的衔接问题有待解决。

  我国目前实行本科专业目录与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各自独立运行、独立管理的模式。本科专业目录也分三级,分别称作“学科门类、专业类、专业”,和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中的“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相对应。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学科门类与2011年学科专业目录的学科门类基本一致,共13个学科门类;92个专业类和506种专业,和研究生学科目录存在着较大差异。统筹考虑博士、硕士和学士三级学位的学科目录设置,建立一个分层管理的、有利于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既稳定又具有灵活性的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机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长期问题。参考文献:

  1.宋筱平,陆叔云.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的发展轨迹及其走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02):76-79.

  2.易金生.关于中国学科专业分类调整的思考[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5,31(06):68-73+84.

  3.季芳芳.我国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建设的回顾和分析[J].统计与管理,2012(06):163-164.

  4.关于印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的通知[J].中国园林,2011,27(05):1-3.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网 http :// www.moe.gov.cn /,经计算和处理所得。
考研扫盲:中国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建设的历史考研扫盲:中国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建设的历史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