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MBA招生  > 招生简章

安徽财经大学2022年MTA招生简章

时间:2021-10-20     作者: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招生简章

安徽财经大学2022年MTA招生简章

 

01.学校简介

安徽财经大学于1959年5月始建于合肥,时名为安徽财贸学院。1961年迁址素有“珍珠城”美誉的淮河流域中心城市蚌埠,校址设在交通路。1983年,校本部迁至龙湖西校区。学校先后隶属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商业部、国内贸易部。2000年2月,国务院决定,安徽财贸学院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政府管理为主。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安徽财经大学;同年9月,学校迁入龙湖东校区。  

学校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跨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七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财经大学,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第三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大学和安徽省人民政府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共建高校。2012年获批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4年入选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  

 

学校现有经济学院、金融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会计学院、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艺术学院、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拥有57个本科专业、2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33个省级教学团队,51个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1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8门省级精品课程、57门省级线下、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课程。  

 

学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知识探究、能力提升、素质培养、人格养成“四位一体”育人体系建设,致力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为地方及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学校《“四位一体”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家级项目立项数连续多年在全国地方高校中位列第1。在2021“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学校以2个A+专业、10个A专业、17个B+专业、23个B专业的成绩位列全国财经类高校第10、安徽省属高校第1。

 

02.MTA教育项目简介

2010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我校获得旅游管理专业学位(MTA)办学资格,是首批MTA培养院校之一。我校MTA项目依托学校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传统优势,走理论教学与产业实践相结合之路,对内主要整合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国际贸易学院、文学院等学院的师资力量,对外整合国内知名学者、业界精英及各类旅游企业平台作为人才培养的支撑资源,重点面向安徽及长三角地区的旅游相关行业,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养,把握国内外旅游业发展动态、熟悉旅游业运行规律,能正确运用旅游管理理论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国际化视野、战略思维和执行力的中高级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

 

03.项目特色

1.实践与职业兼顾的培养目标

我校MTA教育培养过程中依托全国及安徽省旅游产业的发展机遇,加强与安徽知名旅游企业、知名旅游企业家的互动和联合,培养学员的全局观、国际视野、企业家精神和职业经理人素质及能力,注重实战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兼顾学员毕业后5-10年的职业发展规划其发展路径。

2.学界与业界互补的师资队伍

我校MTA教育强调理论提升和实战指导并重,依托自身优势,整合校内优秀师资,聘请国内旅游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国内产业界实战专家及旅游企业高管担任客座教授及讲座嘉宾。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双导师”培养模式 。

3.丰富与扎实兼备的产业资源

作为国内较早开办旅游教育且面向全国招生的院校,我们在2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培养了大量的旅游领域中高级专门人才,众多校友在酒店管理、景区管理及旅游规划策划、旅游行政管理等领域已成为中流砥柱。同时,学校长期以来一直注重与安徽省内及长三角地区的旅游产业界的产学研合作,积累了广泛的产业资源,为我校发展MTA教育提供了坚实的行业支持。MTA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类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为学员学习、实践及未来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

 

4.理论与实操并重的课程体系

专业教师担任“理论导师”,由业界精英担任“实践导师”。课程设置方面,结合市场需求与我校学科特色,设置旅游企业管理与旅游市场营销两个专业方向,开设基础理论、产业前沿及业界实操型的课程类别,旨在通过课堂教学(教师讲授、案例教学、分组讨论)、移动教学(企业参访、实地考察等)、专题讲座、游学等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学员理论素养与实战能力。

 

04.学制、培养方式与办学地点

学制:两年半;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4.5年。培养方式:在职学习(利用双休日安排学习,每月安排两个周末集中授课)。办学地点:安徽财经大学MBA/MTA教育中心学习费用:学费总额2.75万元。  学位授予:完成课程学习后,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撰写。完成全部课程学分及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审核同意后,授予旅游管理硕士学位。

 

05.课程设置

安徽财经大学MTA课程结构采用模块化设置,包括入学导向、必修课、选修课、方向课、综合管理实践实训、管理前沿与国际视野、第二课堂共七个模块。

入学导向模块(2学分)

入学教育、拓展训练、职业生涯规划

核心必修模块(23学分)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旅游英语、旅游产业经济分析、旅游目的地开发与管理、旅游营销、旅游规划与战略、旅游投资与财务管理、服务管理、旅游信息系统、领导学

公共选修模块(任选5门,6学分)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思想、徽商文化、商务礼仪、管理沟通、演讲与口才、中国商帮、公司治理、创业模拟、金融与地方经济、国际商务管理、数据管理与应用、税收筹划、计量经济方法及应用、宏观经济分析、经济法

方向选修模块(任选一个方向,每个方向下选择3门课,3学分)

方向一:旅游企业管理

旅游地产、住宿业管理与发展、旅行组织与分销管理、景区管理模式与创新

方向二:旅游市场营销

旅游营销策划、旅游市场调查与预测、文化创意与休闲旅游、旅游消费者行为学

综合管理实践实训模块(3学分)

案例编写与分析大赛、创业设计大赛、管理类跨专业综合实验、ERP实训教学(其中案例编写与分析大赛为必选,其他3个项目三选一)

学术活动

管理前沿讲座、高级经理人讲座(含徽商大讲堂、MBA新视野讲座)、国际交流与学习等,至少参加6次讲座,2学分

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包括新徽商读书会、主题沙龙、公益活动、校友论坛、俱乐部、文娱活动等,2学分

专业方向

方向一:旅游企业管理方向二:旅游市场营销

06.报名、考试与录取

报考条件

1.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高职高专毕业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2.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报名程序

报名实行网上提交报考信息、交费和现场信息确认、照相相结合的方式,所有报考人员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在教育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登录指定的网站,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1.网上报名报名时间:每年10月5日—25日 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http://yz.chsi.com.cn;教育网http://yz.chsi.cn)。2.现场确认确认时间:具体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根据本地区报考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请考生及时关注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发布的公告,在规定时间内到指定地点现场核对并确认个人网上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办。3.确认地点考生网上报名时所选定的地、市招办

报名注意事项

1.考生在输入网上报名信息时,一定要保证真实准确,否则会影响最终录取。2.考生须携带报名号、网上报名打印出来的报名表、毕业证书及学位证书原件、有效身份证件,到规定的报考点确认报考信息及拍摄电子照片。3.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应提供学历(学籍)认证报告。2002年之前毕业的考生,请查看学信网上关于学历认证的相关规定,提前到专业机构做好学历认证工作。

考试预录取

MTA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阶段进行:1.初试   初试时间:每年12月的最后一个周末(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8:30-11:30;英语:14:00-17:00) 初试科目:英语二、综合能力(包括逻辑、数学与写作),均为全国管理类联考。初试地点:省学位办指定考点,具体以准考证为准。初试科目代码:综合能力(199)、英语(204),具体内容及要求以每年的MBA考试大纲为准。  2.复试   复试由安徽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和MBA教育中心共同组织,复试时我校对考生统一进行资格审查,凡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报考者将不予录取,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复试科目及方式于每年3月中下旬通过我校MBA/MTA教育中心网站或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站公布。  3.录取   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根据考生的初试、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综合衡量,择优录取。

在线报名
上传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