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招生简章

山东理工大学体育学院2023年体育专业硕士招生简章

时间:2022-07-11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招生简章

山东理工大学体育学院2023年体育专业硕士招生简章

学校简介

山东理工大学创建于1956年,坐落在历史悠久的齐文化发祥地——山东省淄博市,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是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以理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为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首批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全国大学外语教学改革试点单位、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山东省首批文明校园、“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校”创建单位。

学校现有27个学院,26个校级研究院。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1个,本科专业75个,拥有省一流学科3个,拥有农业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培育)等省高水平学科,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等学科已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9个门类,已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全日制本科在校生34000余人,在学研究生5300余人。

学校分东、西两个校区办学,校园占地3600亩,校舍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339.2万册,电子图书、期刊(含学位论文)843.8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44亿元。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含分中心)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分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21个,设有全国重点职教师资培训基地。拥有山东省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级教学类平台28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科技类研究平台29个,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基地等省级社科类研究平台14个。山东工程技术研究院、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信息库设在我校。

体育学院简介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5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34人,有山东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国家级以上裁判7人,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山东省政府授予“振兴山东体育突出贡献奖”。学院设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两个本科专业和山东运动训练器材工程研究中心、淄博市体育产业研究院、体育运动医学研究所3个研究平台,运动训练专业为山东省一流专业。近年来,学院先后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和山东省软科学项目等省部级项目30余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00余篇,完成专著20余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学院先后培养出奥运会冠军杜丽、奥运会亚军谭宗亮、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亚军张博文、女子甲级足球联赛最佳守门员王婷、全国青少年运动会乒乓球冠军王丽倩等一批优秀毕业生。2019年与青岛黄海足球俱乐部共建青岛黄海山东理工女子足球队。女子足球队获得2021年中国足球协会女子足球甲级联赛的资格;女篮蝉联CUBA山东区冠军(五连冠);田径队获山东省田径锦标赛(专业组)总分第一名(三连冠)。

一、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学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 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0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 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我校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同等学力人员报考学科(领域)原则上应为所学相同或相近专业。

(4) 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s//yz.chsi.com.cn/tm)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已被学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

二、培养目标

体育教学

遵循立德树人原则,立足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要,面向科技前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高水平综合素质的体育类别的高层次创新专门技术人才。具体要求为:

1.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具有扎实的体育教学领域的系统专业知识。

3.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专业技术交流。

4.能够从事体育课程开发、教学设计与实施、体育学习评价、课余体育训练指导、学校体育竞赛组织、体育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

社会体育指导

立足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需要,面向科技前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高水平综合素质的体育类别的高层次创新专门技术人才。具体要求为:

1.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具有扎实的社会体育指导领域的系统专业知识。

3.能够运用一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专业技术交流。

4.能够从事健身指导、全民健身、休闲体育、体育旅游、健康管理、体育健身研究等方面工作。

三、研究方向

1.体育教学:旨在培养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从事体育课程开发、教学设计与实施、体育学习评价、课余体育训练指导、学校体育竞赛组织、体育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2.社会体育指导:旨在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从事健身指导、全民健身、休闲体育、体育旅游、健康管理、体育健身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四、学习年限

学制3年,学习年限一般为2-4年。

五、学费  

每生每学年6000元。

六、报名程序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具体事宜请查询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

1.网上报名

网上正式报名时间:一般每年10月中上旬(具体时间安排请以教育部正式公告为准)。

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公网)或http://yz.chsi.cn(教育网)。

2.现场确认

现场确认时间和地点:一般每年11月初(具体时间安排请以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主页招生信息为准)。

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一、学校2023年招生人数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规模为准,各专业拟招生人数(括号内为接收推免生人数)仅作报名参考,学校将根据当年报名与上线情况适当调整招生计划,可能会有增减。

二、学校实行师生双向选择制,入校时进行师生双向互选。

三、同等学力考生原则上不能跨学科报考,初试成绩合格者,须在复试阶段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四、复试参考科目已在备注栏注明,同等学力加试科目在复试前由各学院公布。

五、考生可登录学校研究生工作部主页http://yjsh.sdut.edu.cn/查询招生简章和考试大纲。

单位代码:10433             地  址:山东省淄博市新村西路266号   邮政编码:255000

联系部门: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电  话:0533-2789959   2782143   联系人:陈老师 张老师

学院、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拟招
生数
学科联系人及电话
(区号0533)
考  试  科  目 备注
023体育学院
https://tyxy.sdut.edu.cn/
045201 体育教学(全日制专业学位)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7(2) 白老师
联系方式详见官网https://tyxy.sdut.edu.cn/2022/0705/c4243a464004/page.htm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6体育综合
④无  
复试科目: 
体育概论
 
045204  社会体育指导(全日制专业学位)
00不区分研究方向
7(2) 白老师
联系方式详见官网https://tyxy.sdut.edu.cn/2022/0705/c4243a464004/page.htm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46体育综合
④无
复试科目:
体育社会学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