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招生简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2年工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时间:2021-10-12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招生简章

学科专业名称: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代码080900)

一、报考说明:

与本学科相关专业的推免生、应届本科生和具有学士学位的往届本科生。

二、专业介绍:

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涵盖:物理电子学(080901)、电路与系统(080902)、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80903)、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80904)4个二级学科专业。本学院招收其中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80904)专业,隶属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毕业生主要去向:1)中科院及国家各部委所属研究所、2)高校及国家重点科研机构;3)国内外IT行业的知名企业;4)出国继续深造和工作。专业简介如下: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本学科是安徽省重点学科,师资力量雄厚,主要从事电磁场理论、微波毫米波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研究,包括电磁场理论与应用、微波毫米波技术与系统、微波毫米波集成技术,以及光波技术及其应用、光波导理论与技术、光器件与光传感技术等几个主要研究方向。研究课题主要涉及电磁理论中的辐射与散射、计算电磁学、微波毫米波器件与电路、微波毫米波通信与雷达系统、超宽带(UWB)技术、新型天线技术、复杂目标的散射特性和复杂环境的传播特性、光器件与光传感技术、空间光通信与量子信息技术以及与相关学科交叉的理论与技术等。研究方向与研究课题紧密结合国家重大需求和本学科的最新进展,具有创新思想活跃、理论与工程技术实践相结合的优势。依托中科院电磁空间信息重点实验室等研究机构开展教学科研活动。

三、研究方向及初试科目: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不区分研究方向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1数学一
843信号与系统

四、复试形式:上机+面试。

五、复试内容:

计算机能力测试(上机):由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统一组织上机考试,内容为C语言编程。

面试:重点考察考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专业修养和发展潜力、英语听说能力、科研和社会实践或实际工作等方面经历、个性心理特征等情况,由我系统一组织执行。综合面试包含约5分钟的英语听说能力考核,面试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0分钟,满分为150分。

六、复试成绩:满分100分。上机满分50分,面试满分150分,复试成绩=(上机成绩+面试成绩)÷2。

七、最终成绩:满分100分。初试成绩不计政治、外语,复试成绩占比50%。即:最终成绩=初试成绩【不计政治、外语】÷3×50%+复试成绩×50%。

八、录取:按最终成绩由高到低排序,确定进入导师与考生“双向选择”的人选。根据“双向选择”结果,提出拟录取名单报批。为保证招生质量,报批人数可小于招生计划。

九、调剂:本专业在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接受调剂。调剂信息将于复试阶段在中国科大研究生招生在线网站(http://yz.ustc.edu.cn)发布。

十、学费标准:8000元/学年。

十一、办学地点:合肥。

学科专业名称: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代码081000)

一、报考说明:

与本学科相关专业的推免生、应届本科生和具有学士学位的往届本科生。

二、专业介绍:

本学科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系统的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理论基础和专门知识、富有创新精神、能够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要的高水平人才。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包含了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以及智能医学工程共3个二级学科及方向。本专业毕业生有扎实的数理功底,很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除出国继续深造之外,可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高新企业、管理机构等部门任职。各二级学科专业及方向简介如下。

通信与信息系统

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宽带无线通信、移动通信网、新型互联网技术、雷达系统、通信信号处理、光通信技术等。本学科在无线通信和移动通信领域具有突出优势和地位,是中国3G、4G、5G和超宽带通信的主要推动者之一。长期承担有国家863计划、国家973重大基础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要科研项目,与国内相关著名企业有着良好的科技合作。依托中国科学院无线光电通信重点实验室、国家发改委“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合肥分中心、无线网络通信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等科平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信号与信息处理

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是安徽省重点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语音信号与信息处理、图像和视频处理、遥感信息处理、多媒体技术、统计与阵列信号处理、视觉计算、信息检索、医学信息处理、信息与网络安全等。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863计划等一大批项目,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研究成果,获得了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内的多项重大奖励。依托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空间信息处理与应用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多媒体计算与通信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实验室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智能医学工程

本方向面向综合信息技术与现代医学的新兴交叉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有:生理信号检测和处理、多模态医学成像、智能医疗仪器、医学图像处理与人工智能、医疗机器人技术、医学微纳机电系统等。本学科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等重要科研项目,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和社会经济价值。依托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安徽省磁共振引导精准治疗工程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中心等科研平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三、研究方向及初试科目: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不区分研究方向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1数学一
843信号与系统

四、复试形式:上机+面试。

五、复试内容:

计算机能力测试(上机):由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统一组织上机考试,内容为C语言编程。

面试:重点考察考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专业修养和发展潜力、英语听说能力、科研和社会实践或实际工作等方面经历、个性心理特征等情况,由我系统一组织执行。综合面试包含约5分钟的英语听说能力考核,面试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0分钟,满分为150分。

六、复试成绩:满分100分。上机满分50分,面试满分150分,复试成绩=(上机成绩+面试成绩)÷2。

七、最终成绩:满分100分。初试成绩不计政治、外语,复试成绩占比50%。即:最终成绩=初试成绩【不计政治、外语】÷3×50%+复试成绩×50%。

八、录取:按最终成绩由高到低排序,确定进入导师与考生“双向选择”的人选。根据“双向选择”结果,提出拟录取名单报批。为保证招生质量,报批人数可小于招生计划。

九、调剂:本专业在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接受调剂。调剂信息将于复试阶段在中国科大研究生招生在线网站(http://yz.ustc.edu.cn)发布。

十、学费标准:8000元/学年。

十一、办学地点:合肥。

学科专业名称: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代码081100)

一、报考说明:

与本学科相关专业的推免生、应届本科生和具有学士学位的往届本科生。

二、专业介绍:见院校官网公布>>

三、研究方向及初试科目: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不区分研究方向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1数学一
845自动控制理论

四、复试形式:上机+面试。

五、复试内容:

计算机能力测试(上机):由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统一组织上机考试,内容为C语言编程。

面试:主要考察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英语水平、数理基础与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科研潜质与综合素质,形式为分组面试。

六、复试成绩:满分100分。上机满分50分,面试满分150分,复试成绩=(上机成绩+面试成绩)÷2。

七、最终成绩:满分100分。初试成绩不计政治、外语,复试成绩占比50%。即:最终成绩=初试成绩【不计政治、外语】÷3×50%+复试成绩×50%。

八、录取:按最终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提出拟录取名单报批。为保证招生质量,报批人数可小于招生计划。

九、调剂:本专业在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接受调剂。调剂信息将于复试阶段在中国科大研究生招生在线网站(http://yz.ustc.edu.cn)发布。

十、学费标准:8000元/学年。

十一、办学地点:合肥,赣州(仅限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招生名额)

学科专业名称:电子信息(专业代码085400)

一、报考说明:

与本学科相关专业的推免生、应届本科生和具有学士学位的往届本科生。

二、专业介绍:

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电子信息领域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所培养人才应掌握电子信息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本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与运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能力。能够胜任电子领域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

电子信息是工程硕士类专业,在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内设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2个研究方向。

电子与通信工程方向,由电子工程与信息科学系办学,依托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二级学科。本方向的学位获得者适合从事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微波通信;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通信网设计与管理;语音及智能信息处理、图形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及应用;微波系统集成、微波系统及应用;生物医学信号检测和处理、先进医学成像、智能医疗仪器、医学图像处理、生物微纳机电系统等领域的工作。围绕上述培养目标,依托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发改委“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合肥分中心、中国科学院电磁空间信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无线光电通信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空间信息处理与应用系统技术重点实验室、多媒体计算与通信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无线网络通信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未来网络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平台培养学生。

控制工程方向,由自动化系办学,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以及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合肥分中心(CENI-HeFei)、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智能机器人先进机构与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5个国家级科研或教学平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并与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系统工程与装备研究所等科研机构联合培养掌握控制工程基础理论与技术、先进装备制造技术和工业关键控制系统设计能力,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与运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能力,能够胜任实际控制系统、设备或装置的分析计算、开发设计和使用维护等工作,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专门技术人才。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系统建模与仿真、过程控制与优化、精密机电系统控制、智能硬件与智能检测、计算机视觉与智能控制、网络系统与控制、智能机器人与仿人机器人、无人机与飞行器制导控制、新能源汽车与电子控制、高端医疗装备技术、永磁电机系统技术、海洋永磁电机技术。

电子信息专业毕业生可在国内外信息领域的高新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管理机构等企事业单位工作,或出国继续深造。

三、研究方向及初试科目:

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
1、电子与通信工程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1数学一
843信号与系统
2、控制工程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1数学一
845自动控制理论

四、复试形式:上机+面试。

五、复试内容:

计算机能力测试(上机):由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统一组织上机考试,内容为C语言编程。

面试:主要考察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英语水平、数理基础与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科研潜质与综合素质。由各系组织执行。

六、复试成绩:满分100分。上机满分50分,面试满分150分,复试成绩=(上机成绩+面试成绩)÷2。

七、最终成绩:满分100分。初试成绩不计政治、外语,复试成绩占比50%。即:最终成绩=初试成绩【不计政治、外语】÷3×50%+复试成绩×50%。

八、录取:按最终成绩由高到低排序,确定进入导师与考生“双向选择”的人选。根据“双向选择”结果,提出拟录取名单报批。为保证招生质量,报批人数可小于招生计划。

九、调剂:本专业在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接受调剂。调剂信息将于复试阶段在中国科大研究生招生在线网站(http://yz.ustc.edu.cn)发布。

十、学费标准:8000元/学年。

十一、办学地点:合肥,赣州(仅限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招生名额)。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