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招生简章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21级研究生招生简章

时间:2020-08-17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招生简章
  一、学校简介

  江西财经大学是一所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法、工、文、理、艺术等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财经学府。办学以来,学校秉承“信敏廉毅”的校训和“敬业乐群、臻于至善”的大学精神,形成了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办学特色。我校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位列财经类高校第一方阵。近10年来,我校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的立项数居江西省首位,全国财经类院校前3位。同时,我校是江西省唯一获国务院表彰的“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

  学校办学以来,已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20余万人,多数学生现已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和中坚力量,甚至成为商界、政界、学界的精英。据资料显示,学校排名中国财经类大学排行榜第7名、中国CFO大学排行榜第5名、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第16名、中国高管校友大学排行榜第30名、中国大学校友捐赠排行榜第47名、中国大学生创业竞争力排行榜第59名、中国大学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第60名、高考生最喜爱的百强大学榜第71名、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排行榜第86名、中国大学杰出校友排行榜第89位、全国毕业生质量排行榜江西省第1名。

  二、学院简介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成立于2003年,拥有江西省唯一的“金融学”专业博士点,还拥有“金融学”专业硕士点和“金融硕士”、“保险硕士”专业学位项目,学院设有金融系、投资系、金融工程系、风险管理与保险系四个教学单位并分别对应金融学、投资学、金融工程及保险学等四个本科专业及金融学(FRM)特色方向。“金融学”2002年获江西省首批品牌专业称号,先后被评为江西省“十五”、“十一五”规划重点学科,2006年被评为江西省第二批示范性硕士点;2007年“金融学”专业获教育部首批第一类特色专业称号;在2017年全省专业综合评价工作中,金融、保险两个专业分别以高分差的成绩位列全省第一。学院拥有四个校级研究机构:金融管理国际研究院、科技金融研究中心、金融科技与监管研究中心以及证券期货研究中心。2017年12月,江西财经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设立的江西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院挂靠金融学院。

  1.师资队伍

  金融学院是江西财经大学具有传统优势的教学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0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17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达到70%。在学院师资队伍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江西省教学名师2人,江西省突出贡献人才奖获得者1人,“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人,“江西省千百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江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获全国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1人。经过多年的教学科研工作积累,学院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较为合理的优秀师资队伍。近年来,学院加大高层次以及海外人才引进力度,合理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已经建成一支具有奉献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学与科研梯队。

  2.科学研究

  学院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活动,近五年共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纵向、横向科研项目111项,项目总经费829.5万元,人均科研经费2.27万元。

  3.论文与著作

  近五年来,学院老师出版学术专著19部,发表各类学术论文284篇,其中CSSCI、CSCD来源期刊学术论文94篇,SSCI与SCI来源期刊学术论文43篇。

  4.科研立项

  近年来,学院老师承担了20项国家级课题,其中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同时,学院老师获得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招标课题、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等省部级课题39项。

  5.科研获奖

  近年来,学院教师获得12项重要科研奖项。包括澳大利亚最佳科研表现奖特等奖1项、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1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金融教育论坛”征文二等奖1项、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江西省一等奖1项及全国优秀奖1项、第十四批高校省级教学成果(研究生层次)奖二等奖1项、其它2项。

  三、研究生培养

  1. 教学科研支撑平台

  学院“金融学”2002年获江西省首批品牌专业称号,先后被评为江西省“十五”、“十一五”规划重点学科,2006年被评为江西省第二批示范性硕士点;2007年“金融学”专业获教育部首批第一类特色专业称号;在2017年全省专业综合评价工作中,金融、保险两个专业分别以高分差的成绩位列全省第一。学院拥有四个校级研究机构:金融管理国际研究院、科技金融研究中心、金融科技与监管研究中心以及证券期货研究中心。2017年12月,江西财经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设立的江西财经大学现代金融研究院也挂靠金融学院。

  金融学院以质量建设为工作重点,高度关注本科和研究生的教学。“金融学”专业主干课程《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成为了国家级精品课程,《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证券投资学》《国际金融实务》等课程是省级优质课程;《国际金融》课程获批2018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同时还建成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开放式综合金融实验室”、中央支持地方财政资金项目“现代金融实验中心”。

  2. 研究生科学研究培养体系

  (1)研究生课程教学

  金融学院紧紧围绕专业课程群,由课程组对其所承担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安排和教学手段进行充实、改革和提高,定期组织课程教学研讨,提高教学质量,这一做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金融学专业硕士点,《国际金融》获江西省研究生优质课程立项;在保险硕士专业学位点《保险理论与实务》、《财产保险》获江西省研究生优质课程立项,《中央银行学》获第六批江西省研究生优质课程立项。《交通事故查勘损赔实务--透过VR看车险》、《投资学中的Excel建模》于201912获江西省研究生优质课程。

  (2)导师队伍建设

  学院不断健全研究生导师队伍的选聘、培训和考核制度。实施导师负责制,由导师指导带领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和科学研究,导师按规定指导研究生,导师与硕士生共同商议制订具体的培养计划和进行科学研究,在强调导师指导负主责的基础上,强调和强化了导师组集体指导的培养方式,在学生的复试、开题、过程指导、预答辩、答辩等环节均采取集体指导的培养方式。

  (3)学术交流

  学院积极与学界同行沟通交流,近年来先后承办了各种类型的国际国内会议。学院先后承办了六届金融学院研究生学术年会。学院每年承办的赣江金融高端论坛、金融科技论坛、私募金融论坛和票据研究论坛等学术会议,是学院研究生交流的重要平台。同时,学院积极资助研究生携文参会,每年累积资助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30人次,为学院研究生学术质量的提升取到了重要的作用。学院的“蛟湖金融论坛”已经进行了79期,邀请了国内外著名学者150余人来学院讲学。  

  近五年来,学院主办国际性学术会议1次、全国性学术会议5次;学院教师赴国(境)外进修、访问、讲学或参会累计7次;在国内进修、访问、讲学或参会累计109次;学院聘请客座教授讲学1次;聘请校外专家讲学累计97次;校内科研人员讲学累计52次。

  (4)国际化办学

  学院还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美国密苏里大学、内华达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内外著名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与学术团体建立广泛而密切的学术交流和教育合作关系,国际化办学程度正在不断提高。

  我院目前有3名博士研究生来自巴基斯坦,1名来自科特迪瓦,2名硕士研究生来自摩洛哥、尼日利亚,他们通过享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的资助或是自费来江财留学。在已毕业的MIF项目6名硕士研究生中,1名考取了西交-利物浦大学的金融学博士,其余5名硕士研究生回国从事金融或监管相关的工作。

  学院每年累积邀请10余位海外知名教授来校进行前沿讲座,为研究生扩宽视野。

  (5)奖助体系

  为激励在校研究生努力学习,学院目前已形成了完善的评选和发放体系,实施国家和省政府奖助体系、学校奖助体系、专项奖助体系等三大体系的奖(助)学金发放制度,保障了学生权益,形成资助育人的良好氛围。国家和政府奖助体系包括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全覆盖)、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全覆盖)、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等;学校奖助体系包括“研究生标兵”、“优秀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学习标兵”、“科研标兵”等评优评先奖励和临时困难补助、助管、助教、助研等岗位补助;专项奖助体系包括校园和企业奖学金等。

  近五年来,在各项制度机制及经费保障下,学院研究生获得众多高质量创新成果。其中,研究生论文在SSCI期刊发表1篇,在CSSCI核心期刊发表11篇,在国际著名权威发表1篇,国内权威期刊发表8篇,C刊发表4篇,核心期刊发表14篇,一般刊物发表2篇,其他16篇。

  我院研究生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比赛,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金所杯”全国大学生金融及衍生品知识竞赛、“华为杯”第十三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财富新星国债期货模拟交易大赛”、江西省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国家级、省级比赛中获得好成绩,获奖总人数98人。

  (6)人才培养成效

  学院一直注重人才培养,学院就业率历年来位居学校首位。2018学院毕业博士2人,硕士96余人,博士常规就业率100%、硕士常规就业率100%,考博率及考公率达到20%以上。

  同时,我院升学情况表现良好,五年来先后有前往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高等学府就读的毕业硕士生。研究生就业质量好,80%以上毕业生被金融部门、公务员及知名企业等单位录用。几十年来,金融学院毕业生中涌现了一大批金融专家,如中国建设银行香港分行前行长毛裕民、中国建设银行风险管理部前总经理彭洪明、中国建设银行个人存款与投资部总经理杨绍萍、交通银行总行零贷部总经理李亚、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前董事长兰荣、江西省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岳向东等。

  (7)实验基地

  我院与省内外多个金融机构和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建设了多个规范的实践基地,能为我院学生提供优质的校外锻炼机会、为社会企业选拔优秀人才。具体而言,已与82家企业建立起院企合作关系,建立校外实践基地,如江西发展与改革研究院、南昌市西湖区发改委、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中国人寿、北京基金会、香港信华、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瑞奇期货有限公司、中诚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上海立信会计事务所、太平洋证券有限公司、国泰君安证券江西分公司、江西世恒信息产业公司等。

  (8)课余活动丰富

  为了丰富学院硕士生在校生活,鼓励研究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院定期举办各项活动,例如新老生交流会、就业分享会、金融月月谈、金融学术年会、辩论赛、篮球赛、素质拓展等一系列活动,让同学们在参与的过程得到全方面的发展,争做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优秀学子。   

  四、招生与报名

  1.招生专业

  金融学(全日制  三年制)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 全日制二年制)

  金融硕士(金融科技方向)(专业学位 全日制三年制)

  保险硕士(专业学位 全日制二年制)

  2. 考试科目及参考教材

  金融学硕:http://finance.jxufe.edu.cn/news-show-2730.html

  金融硕士(金融科技方向):http://finance.jxufe.edu.cn/news-show-3466.html

  金融硕士、保险硕士:http://finance.jxufe.edu.cn/news-show-3144.html

  3.招生报名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需进行网上报名,并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缴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具体以学校通知为准)

  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具体以学校通知为准)

  4.网上报名

  网上报名日期:2020年10月(具体见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通知)。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具体以学校通知为准)

  5.现场确认

  所有考生均应在规定时间内到报考点指定地方现场核对并确认其网上报名信息。具体时间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根据本地区报考情况自行确定和公布。

  考生现场确认应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由报考点工作人员进行核对。(具体以学校通知为准)

  五、联系我们

  江西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电话:

  0791-83816805

  江西财经大学研究生院网址:

  http://grs.jxufe.cn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联系电话:

  0791-83855483(施老师)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网址:

  http://finance.jxufe.cn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公众号:2021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届时会发布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学院网站及学院公众号,请各位考生留意相关动态!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