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复试  > 复试指南

复试面试:要注意回答问题的方式

时间:2016-05-30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复试指南

  【摘要】考研复试中的面试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回答导师提问时,要注意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回答问题的方式和内容同样重要。

  为了在考研复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广大考研学子夜以继日的为复试做着准备。不论复试之前准备的有多完美,复试现场的表现才是决定复试成败的关键因素。

  在考研复试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就是面试环节,那么如何在面试中脱颖而出,为考研之旅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呢?

  决定考研复试成败的因素之一是考生如何回答导师问题,考研复试如何回答,有时比答案本身更重要。下面让我们看看在考研复试中该如何回答导师的问题。

  ?严密、敏捷,回答问题条理分明

  面试中考生与导师的交流,虽然时间不长但是导师会根据考生的回答来判定考生的学术水平的高低,甚至可能决定录不录取你。加上导师要在一天之内面试很多考生,很容易厌烦。所以考生在回答问题是一定不要语无伦次,拖拖拉拉。

  1、有条理

  要想在面试时获得老师的青睐,考生的回答一定要有条理,可以根据试题,先找出一个“论点”,然后结合高中所学议论文的知识,来组织“论据”,最后进行总结。简单的来说,流程如下:论题的中心论点。第一、……,例如,……。第二、……,例如,……。第三,……,例如……,总之(总结)……。

  Ps:中心论点要通过自己的仔细思考提出来,要觉得有话可说,否则冷场很尴尬。考生还要注意,“三段式”的回答务必要简洁,尽量用一句话说清楚,不要有长篇的细节解释,言多必失。

  2、有思考

  考生在回答时要有自己的思考,尽量不要人云亦云,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政治取向和健康向上的价值取向的大框架内,你可以有自己的偏见,但要能自圆其说。

  比如,一次面试的题目为:“据报道,未来几年我国将投入巨资发展‘嫦娥计划’,而目前我国还存在很多贫困人口。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大家说的大都是正面的观点,列举了航天工程的各种好处等等。如果此时你能反其道而行之,主张先解决贫困问题,再发展高科技,肯定能脱颖而出。但是也要注意不要过于犀利,造成相反的效果。

  在这里提醒大家,在谈吐方面要自信而不自傲,有个性而不张狂。不要因家境好就显出优越感。有的考生在说话中提到“我曾到某国考察”“我曾碰到过某名人”,这中“见过大世面”的优越感的流露在面试方面并不能帮助你。

  ?回答中的常见语言问题

  1、不让别人说话

  有些考生前一句话刚完马上又抢着说下一句话,并在话题连接的部分插入无意义的“所以”“而”等连接词,让自己的语言“外壳”水泄不通,难以让考官插话以作出适当的响应。例如某考生这样说:“我要说的就是这些……所以……换句话说……”

  2、语言的反复

  当考生说话时反复重复某一句话或经常补充前面的话,就会令考官厌烦。

  3、确定性的两个极端

  语义的确定性应适时而定。有些考生形成一种语言习惯,经常使用绝对肯定或很不确定的词语。例如一些考生总是说:“肯定是……”“绝对是……”“当然了……”,另一些考生却老把“也许”、“可能”、“大概”、“差不多”、“还可以吧”等挂在嘴边。这两种情况都应该避免。

  4、语言呆板、重复使用某种句式或词语

  如果面试考生回答每一个问题都像小学生解问答题一样:“因为……所以……”,那么即使其内容再精彩,也会令考官乏味。考生需尽可能地变换句式,使用同义词或近义词等。例如“因为”就可以在不同的地方换用成:“因此”、“由于”、“由于这个原因”、“之所以……是由于……”等。

  5、不要随便扩大指代范围

  有的考生经常便用“众所周知……”“正如每一个人了解的那样……”等话语,似乎面试考试应该加入更多人。这样的话易造成考官心中的逆反心理。

  6、去掉口头禅和伴随动作

  一个人的面庞上可能会长几颗痣或者“青春痘”,对此我们一般很敏感,会想方设法把它们去掉。一个人的“言语形象”也可能带着一些“伤痕”,如反复使用的口头禅“那个、那么、然后、呢”等以及诸如扬眉、歪嘴角、搔头发、抹鼻子的伴随动作。考生应把这些语言的“衍生物”清除掉。

  来这里,突破复试最后一道防线。

  (实习小编: 贾卉)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