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复试  > 复试指南

勤于准备 复试沟通必胜法宝

时间:2014-05-29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复试指南

综合面试其实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考生本科期间的科研能力、知识结构、计算机操作能力、外语能力和应变能力等,在回答的时候并不要求十分精准的答案,但是要求考生流畅清楚以及有逻辑性的陈述。所以在综合面试之前相关信息的搜集、知识点的储备、以及勤加练习都是必不可少的。о跨考教育复试辅导名师建议大家,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导师的信息: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那么“搞定”导师就显得至关重要。首先我们要去了解一下你未来的导师,导师的经历、当下的工作状况、学术研究情况、师生相处情况。导师的经历主要是指导师的籍贯、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当下工作状况主要是指职称;学术研究情况主要指导师出版的著作、发表的文章、在其研究领域的学术立场、学术研究风格;师生相处的情况指导师对学生的态度、原则、要求以及日常交往情况,甚至导师生活中的某些个人喜好等等。以上信息大家可以从百度、人人、BBS等渠道中获得。因为只有对导师有了一定的了解,回答问题时才能投其所好。而对于其他方向的导师,有余力的时候都了解一下会比较好,了解你所报о考院校报考专业的相关老师,因为毕竟复试的导师团并非一个人,而复试却是有一票否决权的。如果没有那么多时间,那么你所报考专业的最新科研成果,最近相关热点文章是必须要了解的,这些方面极有可能被导师问到,他们会分析你对这个行业的关注度以及理解,毕竟老师还是喜欢科研人才。

当然如果有可能的话,提前见联系一下导师也未尝不可,但是一定要在做足了一定准备的情况下再去联系导师,如果能给导师提前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复试是可以加分的,但是切记不打无准备之仗,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辩证的思想,也是为人的艺术。考生主动与导师接触、沟通,要注意不可太过,杜绝触犯沟通中的一些忌讳,以免事与愿违。跨考教育复试调剂指导老师张老师认为,

忌讳一:把隐私当信息。了解导师的信息,决不是要探寻导师的隐私,而是在导师的学习经历、当下的工作状况、学术研究情况、师生相处情况这4个方面对导师有所知晓。

忌讳二:过于迷恋自我形象尤其是外在形象在交往中的价值。自我形象的构建是在自身原有基础上,通过自我激励等方式,使自己表现出更完满的精神气质与状态,这才是自我形象的关键。

忌讳三:第一次接触不太成功后的消极自我暗示。有些考生在第一次与导师接触后,感觉导师不够热情,或者觉得自己表现不好,给导师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便消极悲观,这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导师第一次和陌生学生接触时,不会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倾向,因此不必过于在意导师的热情程度。切记,第一印象固然重要,但即使第一次接触不顺利,在进一步的联系中还可修复第一次的不足表现。

忌讳四:频繁地与导师联系。过于频繁的联系既影响导师的正常生活,也会让导师觉得反感,影响对你的判断。与导师的联系不在于次数的多少,而在于每次联系的质量。适宜的、恰如其分的联系才是最佳巩固联系的方式。

忌讳五:过于看重与导师接触的重要性。大家需要与导师接触与沟通,这并不意味着联系不上导师就无法在考研中占据主动。考研的关键仍然在于自身的学习备考情况,在条件允许且精力有余的情况下,加强与导师的沟通是明智的,但这并不是绝对必要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管是在入学考试的主战场,还е是在与导师接触的第二战场,大家都需要先充实自己,自信而战。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