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考研资源网
!
搜索
全部
全部
报考指南
考研备考
招生简章
考研复试
考研调剂
MBA招生
院校库
专业学位
搜索
官方微博
官方微信
微信号:kaoyanziyuan
分站导航
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网站首页
报考指南
考研备考
招生简章
考研复试
考研调剂
MBA招生
院校库
专业学位
当前位置:
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复试
> 复试经验
网上报名
硕士统考
考试公告
招生管理规定
报名时间
考研预报名
报名条件
学习方式
全日制
非全日制
考试方式
全国统一考试(含联合考试)
单独考试
推荐免试
专项计划
强军计划
援藏计划
硕师计划
少数民族
骨干计划
退役大学生
考研复试,应该如何准备个人简历?
时间:2020-10-13 编辑:
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复试经验
考研真的能改变命运,直到现在我都不否认我所拥有的一切,很大程度上是学校声誉给我带来的,路变得越来越好走,真心的祝你们成功。不要因为简历这样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与机会失之交臂。
首先,考研复试最好要准备简历。但是一定要有好的排版,不要有错别字,写的每句话都要事前准备,不要给自己挖坑。记得复试时,个同学带了一份简历,后面居然还有之前实习时的薪资。而且还有一段工作经历写的薪资是“面议”,被老师怼了一顿,复试被刷。这样的简历还不如不带。
►
为什么要写简历?
做一件事情,一定要了解它背后的含义。在我看来,我们的简历要达到的无非以下效果:
1、展现优势
避免经历的简单堆砌,要会挖掘,只要你有经历,都可以包装的很好看。目的在于让老师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你。
2、突出态度
不带简历去复试现场,你发现别人手一份,你慌不慌?简历能反应你很多细节上的素质,比如排版的美观性、准备的充分程度、对此次面试的重视程度等。
3、掌握节奏
任何成为简历的内容都有被问到的可能,这确实为我们复试准备带来了很大难度,但反过来想,这种难度反而可以转化成某种程度上的可控性。利用简历引导老师提问绝对不是说说而已,带简历后,如果老师对简历內容感兴趣,他会问简历的问题。那你评估一下,简历上都是你熟悉的,是不是很赚便宜呢?比全部问颗都是专业问题好多了吧?要学会通过简历导老师的问题方向,最好把问题控制在你熟悉的范围内,你就赢了,特别是压线的同学,一定要展现自己的优势。
►要在简历上体现的能力
1、学术潜力:国内本科教育主要是传授知,研究生需要一定的自我学习研究能力,有很多能力需要在研究生阶段培养的,所以其实考研是考察是否有科研潜力。
2、专业能力:读研究生,意味着你将逐渐开始进行独立的学术研究,学科基础是基本前在面试过程中,老师对你专业基础的了解,除了你成绩单上显示的修过的专业课(这个可以反应你的知识结构),更重要的就是面对面的交流,可以更直接反应出你的专业功底。
但很多同学,课是修了,学分是拿到了,成绩甚至很高。但对于自身专业的理解知识知半解。只知道这个理论叫什么名字,具体什么意思,但是理论应用,模型分析,就不会了。更要命的,社科很多理论,而且有的很像,很容易混淆。而且每个理论都有自己的演化过程和适用领悟,特别是目前绝大多数我这个专业的理论都是舶来品,因此在分析的时候还要考虑中国情境的特殊性,因而在使用时更要注意。基础不牢,更容易被老师识破。如果是常识性的错误,就很减分。
3、个人素质:不同于求职简历(匹配岗位),考研简历重点是展现个人素质,老师都会想要学习能力强、执行能力强、聪明好带的学生,因为可以帮自己做很多事,即使是你的简历写的各种匹配招生简章,也未必会有很大帮助,所以我们应当做的也是全方面展现自己的优秀。
►复试简历方法论
1、写作结构
(1)突出经历优先级
在简历的排布上,优先级如下:学术科研经历>学科竞赛经历>社会实践经历>学习培训经历>校园实践经历。当然,如果实在没有前几项经历也不用着急,上述任何一类经历都能够挖掘闪光点,体现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读研潜质。但是如果你有上述几项经历时,最好以上述优先级排序,将一些闪光的地方放在版面的黄金位置。
(2)经历描述三步走
如何让自己的经历更加吸引人,有一个秘诀就是STAR法则,STAR是?Situation(情境)、Task(任务)、?Action(行动)、?Result(结果)四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即在什么情景下,有什么任务,采用什么行动,取得什么结果,这就是STAR法则。所以在描述每一段经历的时候,最好按照【项目背景或介绍(如果有)+负责的工作+做事的方法+获得的结果】这样的结构来描述。
老师在面试中会采用行为面试法,意思就是通过你的做事情的行为,观察你的能力。举个例子,比如老师想问你“你觉得你能吃苦吗?",根据行为面试法,老师不会直接这么问,他们会问“你曾经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这个问题背后他们想知道的你是如何解决困难的,通过你如何解决困难来判断你的个人能力。
写简历也是一样,我们在写个人经历的时候,不只是写我们做了什么事情,而是要写我们做了什么+采用什么方式做的+数据结果
2、写作原则
(1)量化过程与结果:结果要量化,最好可以用数字来描述。
(2)分类描述经历:最好通过队形一致的小标题,来将一个经历分类描述,这样可以在整洁版面的同时,也方便老师阅读和查找重点重点是,总结归纳能力是研究生的基础能力让老师通过这个简历看到你的素质。
(3)简洁使用语言:能用一句话说清楚就不要用两句话,经历描述不要冗余。
(4)干净美观排版:抛开上述原则不说,有一种情况绝对是超级减分项,那就是排版很不工整。这一项做不好,几乎第一印象分就没有了。简历必须要做到就是需要阅读体验好,內容含金量高。
在读研之后,无论是给老师查找文献,还是写学术论文,最基础的就是有优秀的排版能力,排版好看的学术论文、毕业论文,就是好看,学术做的越好的老师对你的排版能力要求会越严苛,连小的简历都排不好,3w字的毕业论文还怎么排了。
3、其他注意事项
(1)邮箱:
很多人说QQ邮箱会给人一种不专业的感觉,不建议用QQ邮箱。其实没关系的,只不过你一定要把邮箱名字改成自己的真实姓名,不要用QQ昵称!你可以脑补一下,当你给老师发邮件时,老师那边显示你的昵称是:【夜色的温柔】或是【青春之殇】,你可想而知老师的心情。所以,一定记住将QQ邮箱名称改成自己的真实姓名,或者你将QQ邮箱升级为?foxmail箱,可以绑定QQ接收QQ邮件。
(2)手机号
131?XXXXXXXX这样的排布方式更容易让别人进行理解,省去导师因为注意手机号而耽误看到你优秀一面的时间。
(3)简历封面与logo
除艺术类专业外,其他专业的同学不需要有简历封面,当然,如果你设计的很好看可以放上,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不要封面也无妨。学校logo的话,可以加上,显示出你的用心。
(4)本科成绩
本科成绩包括课程分数、平均绩点、平均分、专业排名等,这里面那个高、哪个好看写哪个。
(5)证件照
之前做了很多简历,有的同学给我的照片是自拍、生活照、艺术照,总而言之看起来比较奇怪的照片,甚至还有的同学提供了小学毕业证上的照片,这些同学真是心大啊。不同于求职简历,考研简历中,提供不太适合提供证件照,可以提供一些比较清新的照片,这里给个推荐:米白底证件照、浅灰色(浅蓝色)的证件照都是不错的选择。不建议选择大红庶、大蓝底的证件照。至于是否需要穿西装,我觉得还是不要了。
►写简历应该注意什么?
1、突出优势,而不是堆砌经历。
简历撰写需要突出优势,避免经历的简单堆砌,比如你帮老师搜集资料,是不是看起来是一件很无聊的事?但是也能写出亮点:比如突出怎么搜集的,什么渠道?搜集之后用什么形式交给老师。这才是亮点和能力,不然资料搜集100年,一点用也木有。
再比如你做问卷调查,你问题怎么设置?搜集问卷后用什么分析?经历不是亮点,这些过程才是。如果给你们一份简历,只说,我在哪里实习过,内容是什么,那还不如不要交了,一点意义有。这样的简历,每个人上网copy一下就能写,何必花钱。
2、排版美观
我收到的很多简历,都还在用表格!!!研究生了,审美总该是有的吧,整体排版是简历的脸面,不说內容怎么样,首先要美观,加粗、换行、两端对齐、格局布置是最基本的。
3、学硕突出学术经历和读研规划;专硕突出项目和实践,适当突出学术。
经历和项目要按照以下格式:名称+內容+过程方法+结果(可量化只要你能写这些,就比市面上大部分改简历的优秀了,因为就算是自称“专业"的人,大部分都只做到了名称+方法,好一点的给你展示结果,但是过程阶段很少涉及,而过程才是体现你能力的地方,因为只有结果就太空了,到时候很容易掉坑里。
4、考研规划怎么写?
主要从两个方面:学术上;实践上。
学术上:科硏、发论文、研究生课程、读博(需要扩充,学硕重点写)
实践上:实习、创业(或者自己想做的事,学硕不建议写)、活动、比赛等。
在线报名
*
文章标题
页面url
*
姓名
*
性别
男
女
*
手机
*
邮箱
*
报考专业
学历
本科
硕士
博士
博士后
毕业时间
毕业院校
上传简历
上传
删除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自我介绍
验证码
确认报名
上一篇:
复试期间避免以下十大错误行为,有望成功上岸
下一篇:
本科成绩不好,如何在复试中机智应答?
相关新闻
研究生复试招录改革走向多样化
中央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专业(MBA)2025年调剂批考生复试安排及录取原则
MBA考研调剂就选择-阿里巴巴商学院MBA
考生次序、考核组人员、试题“三随机” 2025考研复试还有哪些新特点?
安徽省2025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联系方式
四川省部署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并开展培训
北京化工大学考点2025考研初试人数:3507人
北京理工大学考点2025考研初试人数:4633人
中南民族大学考点2025考研初试人数:近4000名
东华大学考点2025考研初试人数:2300余名
中国药科大学考点2025考研初试人数:1300余名
华中科技大学考点2025考研初试人数:8122人
友情链接
高校招生考试网
中国高校招生考试网
考研资源网
地区分站
:
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