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复试  > 复试经验

别再求锦鲤啦,这些锦囊帮你复试成功上岸

时间:2019-10-14     作者: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复试经验

摘要:初试一起备考的研友们都一个个成功上岸,喜获录取通知书了。看到他们都解放了,自己还在忙于未知的复试,心里好慌啊,考研资源网小编为你真理上岸锦囊,努力那么久,不成功没道理。

  ►摆正心态,不骄不躁

  (1)对自己要有信心

  像初试一样,成功应对复试的宝典也是自信。你要相信自己的实力,面试的导师们才会从你自信的脸上,得到最好的第一印象。很多时候,自信的外表是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很多考生专业知识掌握不全面,英语复试也不好,但是名次和初试比,仍然有让人吃惊,就是因为他们的自信让面试考官相信她们以后会做的更好。

  (2)高分赓续认真备考,低分不言放弃

  初试估分高的同学不要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初试的分数会确保复试万无一失。无论什么时候,通知书没到手就不是最后的成功。所以,安心理性的分析复试,分析自己的实际能力和薄弱环节,争取安全过关;初试估分低的同学,也不要直接放弃,即使只有一分希望,也要尽百倍努力。况且估分只是一个参考,估分低或许是因为考试难度有所增加,或许是对自己的判断失误,并不是最终结果。因此估分低的同学还是要提前了解复试信息,做好复试准备。

  ►备考有方,不做无头苍蝇

  (1)关于专业课笔试

  初试时考了专业课,复试时也要笔试。复试专业课的笔试与初试的专业课考试要求往往有差异,通常初试注重对专业课知识掌握的全面考查,而复试试卷往往更注重对知识掌握的深度考查。所以,通常复试的专业笔试题目并不多,考查基础的小题较少而大题较多,甚至部分学校整张卷子都是以分析解答为主的大题,没有小题。这也很好理解,毕竟能够过关斩将进入复试的,专业基础应该是没什么大问题的,复试需要选拔的是更有潜力的考生,也就是对相关学科基本具有学科思维,具备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应学科知识的考生。

  因此,复试时应该注重从学科的思维特点去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把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加以理顺,把基本的知识加以外延和拓展,强化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备考时多注重运用相关知识多角度地去思考和分析相关问题,才是高质量的备考训练。

  (2)英语口试注重流畅和准确,特别是用英语回答专业问题时

  英语口试虽然在复试中占比不高,但也不可轻视。因为通常招生单位对考生的英语口试水平都有一个最低要求的分数,如果没有达到,则不予录取。当然我们需要的是英语口试高分。如何高分?英语回答的准确性和流畅性就是最主要的标准。准确性就是要求你能用英语准确回答面试者提出的问题。流畅性就是要能英语说得顺溜,不能结结巴巴吞吞吐吐。英语面试一般问的问题都比较简单,除了要求自我介绍之外,加上一些诸如"为何想考研"之类的常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背答案,事先做一个准备,至少有一个回答的模板可用,保证流畅最重要。

  最关键的,是有时面试老师会问一两个简单的专业问题,这通常是拉开差距的关键。

  用英语回答专业问题,专业词汇是关键,所以必须掌握一定的专业英语词汇,自己最好拟定几个可用的回答的模式,这种涉及专业的口语面试,最看重能用英语流畅地基本说到问题答案的点,如果不能做到完美,需要取舍的话,流畅第一,准确第二。

  (3)专业面试最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扎实和考生的思维特性

  面试老师往往首先看的是学生的知识储备,就是你对报考专业的基础知识的了解和理解的程度。他们通常喜欢细化知识,深入地追问你具体的专业知识,潜在的要求是希望你比较全面地掌握你抽中的问题涉及的"硬知识",就是通用教科书里面的那些知识点和解决问题的答案。所以回答者最好能快速地详细地准确地阐述出来,当然可以加上自己的理解,但请记住,详细准确地"搬"教科书比任意发挥自己的理解通常更重要,首先展示扎实的基础知识储备比一开口就天马行空更能让他们记住你,并给你更好的评价。

  除了基础,很多时候,面试老师更看重应试者的思维。如果是文科类,往往注重思维的发散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比如你回答时可以发散思维,简单提及几个相关的例子,然后归纳出它们之间的共性,阐述出中间涉及的学科知识,再升华为一类具有共性的东西应该如何看待和处理。如果是理工科类,往往注重思维的逻辑性与严密性。你把问题作为一个目标,层层演绎出来,一路严密地推导下去,最后给出一个简单的结论,或者几个有价值的解决思路和方案。

  所以在备考中要训练自己的专业思维,尽可能找一些实际材料来思考,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并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训练相应的思维特性,以便在面试中从容应对。

 
 

 

在线报名
上传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