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备考  > 考研专业课

败者为“王”—教育学考研学姐的血泪经验

时间:2020-09-11     作者: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专业课
 摘要:我们经常说“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但是实际上也并不是这样。考研失败我们也可以有“败者为王”的骄傲,我们只要没有辜负自己就行。特别是很多一志愿惜败调剂到别的学校的同学,你已经是王者了,一起去迎接新一轮的人生入场券吧。

  我是鹿鹿,本科某普通二本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一志愿报考西南大学文学院学科语文,初试总分380+,总分差7分惜败,现已顺利调剂到一所一本院校继续攻读研究生。

  当收到调剂的拟录取通知的那一刻,19考研这一年,尘埃落定。南方姑娘独自坐在北方的海边,感受着陌生凌乱的海风,心中苦涩,却又生出几分败者为“王”的骄傲。这一年,我没有辜负自己,起码,我成了自己的“王”,拿到了新一轮的人生入场券。

  记得韩寒说过,任何人都可能会因为夸耀的需要而放大自己的成功,但是相反地,为了维护我们仅存的那点自尊心,也没有任何人会愿意放大自己的失败。我深以为然。从踏上这条荆棘之路开始,我“听说”过太多太多的“神仙”,例如“XX学姐,只用了两个月准备考研,然后成功上岸”云云,但事实上,这往往都不是真相。心理学认为,人们喜欢将成功归因为能力,仿佛努力是一种不值一提的廉价的东西,只有在面对失败时,人们才能坦然放下所有的修饰词,把心里的天秤摆正,总结最为冷静客观的教训。

  所以,我写下这篇经验帖,字字看来皆是血,一年辛苦不寻常。希望我的经验也好,建议也罢,能够帮助你少走几条弯路,也期冀你能够带着我所有的祝福,不再重演这份,与西大失之交臂的遗憾。

  一、初试篇:

  (一)专业课:考研界流传着一句至理名言,“公共课决定你能否过线,专业课决定你能否考上”,所以请务必重视你的专业课!

  我的专业课是从3月份开始复习的,刚开始的时候一头雾水,迷迷糊糊地看了一个月书。西南大学的学科教学类初试统一考察333和904,不管你是语数英、政史地亦或物化生。自然跟我本科学的古今中外文学和古今语言学专业课差距甚大。虽然说作为师范生也选修过教育学和心理学,但是学得跟马原、思政的水平相差无几。我们当时的普遍感受是,只有本科是教育学的才可以算作本专业,其它专业都是初试的跨考生。一直到3月22日,我大概才看了一本书的样子,而且脑子里很多概念都因为疯狂地输入处于一种互相打架的状态,我意识到如果没有方法和方向的指引,很难有什么胜算。在这里给大家分享我的复习过程。

  1、基础阶段(3月22日-7月):这个阶段要好好看书,细细啃书里的重点内容,不着急背,可以画出框架图,这样就大致能知道自己学过了什么,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到6月29日之前,我已经完成了书籍阅读和框架整理,一共看了2遍书。

  2、强化阶段(6月29日-9月):6月29日,西大的官网突然通知今年换参考书,原有的六本参考书仅保留下两本,还有两本全新的书目需要重新学习。还好当时有学姐帮我捋一下。现在回想起来,我的问题确实是受到了换书干扰,没有听学姐的话,推迟了1个月才开始全面启动背诵。到9月份之前,我还未能结束第1轮背诵。

  3、冲刺阶段(9月-12月22日):以整理好的背诵笔记为纲,对照框架图用彩色荧光笔标注重点,用框架图和进阶题册检验背书的效果,学习题型和答题方法,补充适当的教育热点知识。这个阶段我的问题是产生了侥幸心理,蔡笑岳老师的《心理学》一书我还背得不够好,就盲目猜测张大均老师的《教育心理学》是重点,虽然到12月22日踏进考场之前,我已经完成了3轮背书,但是《心理学》一书始终记得不够熟,不巧的是,今年的904刚好考察《心理学》的比重较大,我甚至有两道题没有答完。所以最后差的那7分,可以说就是对这种侥幸心理的惩罚。

  (二)公共课:虽然200分的公共课在分量上并没有300分的专业课重要,但千万不要让哪一科公共课成为你的短板!

  1、英语:我的英语基础不好,六级数次未过,导致英语成为我最担心的一科,复习是从18年的寒假开始的,整整准备了一年左右。

  (1)基础阶段(18年寒假-19年6月):这段时间都是在打基础,具体来说主要是听单词课,背单词书,用单词APP打卡+听长难句的课,做长难句的练习题。剩下还有时间就做阅读,听阅读课+听写作课,积累写作词语和句式。

  (2)强化阶段(6月-10月):这段时间主攻阅读和翻译。跟很多考英二的同学选择英一的阅读来“曲线救国”的方法不一样,我不太喜欢题海战术,于是从暑假开始就直接盯紧英二的九年阅读真题,反反复复刷了三遍,自己盲做的一遍,听课练习的一遍,分题型归类总结规律的一遍。用康奈尔笔记本自己翻译了36篇阅读的中文,把生词和难句写在一旁,反反复复地记背。翻译题主要练习的是英一的句子,每天30分钟,先自己写译文,然后再对照标准答案找出单词、用法上的错误。我想就是因为足够细致,翻译和阅读做到了互助吧。

  (3)冲刺阶段(10月—12月):为了保持做阅读的手感,我也尝试做了两三年的英一阅读,但已经没有时间逐字翻译了,所以只是把单词和做题思路标注在旁边,以供自检。这时候专业课和政治大量挤占英语的时间,而我的作文学习尚且学不得法,所以我只能保证学习作文课、背记作文句式的时间,常常是完型和新题型隔天交叉学习,用每天的碎片时间背记单词。

  2、政治:相对来说算是考研四门科目里学得比较轻松的科目,回报率也很高,对于文科生而言,只要不轻视它,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1)基础阶段(3月-6月):每天半小时,跟课大致熟悉四本书(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法基)的内容,有空时听听时政,找回高中学政治的感觉。

  (2)强化阶段(6月-9月):每天两小时,系统学完四本书的内容,听一章的课刷一章的练习题。注意:此时只用做选择题。

  (3)冲刺阶段(10月-12月22日):选择题的练习册总共刷了三遍,此外还买了市面上的模拟套卷来练习选择题。十二月开始集中背诵大题,了解答题方法。

  二、复试+调剂篇:

  相对于去年360的分数线,382的初试成绩其实还算不错,但无奈今年报考西大学科语文的人数有800+,最终进入复试的只有60个,所以在复试名单出来之前,我需要复试和调剂两手准备。从1月中旬到3月20号调剂系统开放前,我都是以准备西大复试为主,阅读专业书籍、期刊,积累自己的专业学养,准备英文自我介绍和常见考官问答。

  调剂系统正式开放之前,意向系统提前了一周左右开放,我按照这上面的信息列出一张调剂院校图,和调剂的小伙伴一起致电、发邮件,了解全国开设学科语文专业的院校可能有的缺额情况、调剂要求,根据希望性大小来判断应该在系统正式开放后的第一轮填上哪几所院校。

  如果说考研是选择比努力重要,那么调剂,坚持比其它一切都重要。回想起调剂这一周,比起考研初试的时候要难熬太多。很少做梦,更不用提噩梦的我每晚都抱紧了自己的两只爱豆娃娃,却总在打打杀杀里迎来黎明,惩凶除恶的英雄人物也从来不是自己;打开safari就是习惯性地登陆研招网,一遍一遍地输入专业名,直到把意向系统里那些学校的名字记得滚瓜烂熟,还是没有任何实质性作用。

  四年来第一次在本科学院副院长的办公室里哭成泪人,想要祈求一个调剂回本校的机会,以为自己已经做好被痛骂一顿的准备,迎来的却是他也不停按笔、焦虑、惋惜,突然痛恨当时放弃保研本校的自己;嘴里不依不挠地坚持着“我还撑得住,不想把负面情绪传染给别人”,实际情况却闹得人尽皆知,人仰马翻。

  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一堆破事儿需要去处理,可身边的朋友却因为有我这个朋友,又平添了许多顾虑和担忧,唉,除了抱歉我也无从辩解。心理战是无法承受的生命之轻,即使希冀于医院开的缓解焦虑的“灵丹妙药”,在地动山摇面前,也完全失灵。

  3月20号下午A大学公布有调剂名额(未知具体几个),据学院官网的招生简章显示,这个专业共计划招收2人。21号中午,我接到复试的通知电话,于23号飞,25号接受复试,如此算来,准备调剂复试的时间只有3天,战况是5进2,他们第一志愿没有人进入复试。

  由于前期准备西大复试的时候已经准备了英语口语和需要的专业书籍,我将自己本科期间的读书笔记、讲座笔记、写作作品、所获荣誉、个人简历、毕业论文写作提纲等一系列能证明自己优势的材料带到老师面前。经过50分钟的现场抽题写教案、6分钟说课、6分钟模拟试讲,回答专业相关的问题,还得益于初试总分在380+,最终实现了败者为“王”的逆袭,画上了一个不太圆满的句号。

  在这篇失败经验帖的最后,我想说好羡慕你们,一切都还来得及,一觉醒来还能继续改变自己的未来。这条路很孤独,走到最后的人都是自己人生的“王”,无论你满载鲜花,还是满身伤痕。真心祝福你们都能圆梦西大,不留遗憾。希望可以帮到接下来要考研的你们,如果有其他问题,都可以留言,算是回馈好运吧。
在线报名
上传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