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备考  > 考研专业课

2015考研新闻传播专业:从舆论监管看出题趋势

时间:2015-10-28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专业课

近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深入,网络作为一个公共平台,使每位公民都成了新闻工作者,人们获取新闻素材的渠道越来越广泛,但随之而来的网络谣言却像病毒一样侵蚀着广大网民,大有向传统媒体传播的趋势。近期,由国信办、工信部发起打击新闻、网络谣言的查处行动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但网络作为开放平台,在查处谣言方面相比传统媒体有相应难度,在防堵的同时,更应该从源头教育开始。新闻传播学专业研究生考试,作为国家选拔及培养新闻高端人才的渠道,在提高新闻从业者素质上,考研辅导专家面对这一趋势分析,在考研试题出题方向上,可能会有相应调整,报考新闻传播学专业的考生在平时复习中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新闻真实性的意义

新闻的真实性是新闻理论与实践的基石,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是新闻工作的首要问题。现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新闻的基础,一切新闻都必须真实,这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新闻报道的优势和力量之所在。

新闻真实包含了双重含义,即新闻的具体真实和总体真实。新闻的具体真实是指新闻报道对具体的客观事实所做的真实的反映。新闻的总体真实则是指在具体事实的基础上,新闻报道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和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揭示客观事物相互联系和发展中存在的内部规律性。具体真实是基础,它对总体真实起制约作用,总体真实是在具体真实的基础上的升华,它对具体真实起指导作用。

要在新闻报道实践中做到这"双重真实",就必须忠实地按照事实的本来面貌描写事实。从事实的联系、事实的总和中把握事实,全面地反映事实,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避免由于以偏概全、顾此失彼、浅尝辄止等原因造成的新闻失实。

新闻舆论引导及监督

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新闻事业具有反映舆论、表达舆论、组织舆论、引导舆论的作用,舆论运动的规律始终支配着新闻报道活动,舆论也因此成为新闻媒介的旗帜和灵魂。

新闻舆论是社会公众通过新闻传媒对最新事态的意见表达。社会公众是新闻舆论的主体;最新事态是新闻舆论的源头;言论表达是新闻舆论形式。新闻舆论具有以下基本特征:舆论指向--社会事态的范围大;舆论主体--社会公众参与的程度高;舆论导向--社会公众的领域广。

舆论引导是指新闻媒体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通过报道中隐含的意见倾向,或者通过直接的评论,表达观点立场,引导舆论。我们的新闻媒体要不断提高舆论引导的水平,讲究舆论引导艺术。具体包括:宜解不宜避,坚持舆论引导的鲜明性;宜缓不宜急,把握舆论引导的渐进性;宜全不宜片,讲求舆论引导的辩证性;宜诱不宜硬,注意舆论引导的启发性。

舆论监督则是社会公众运用新闻媒介,对偏离或违背社会正常运行规则的行为依法实施的新闻批评。舆论监督具有监视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发展、社会调整、社会控制、社会制衡等功能。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