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备考  > 考研专硕

2017新闻传播考研:李良荣《新闻学概论》重要知识点(4)

时间:2016-09-19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专硕

  下面是考研资源小编整理的新闻传播硕士考研之李良荣《新闻学概论》重要知识点,供2017考研的各位考生参考。

  第三章 新闻与信息、宣传、舆论

  ◎ 1、新闻与信息:信息的定义、特点,信息对新闻工作的要求

  ◎ 2、新闻与宣传:宣传的定义,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决动宣传效应的因素

  ◎ 3、新闻与舆论:舆论的定义、特点,舆论的社会功能,新闻媒介与舆论的关系

  一、释义:

  1、信息:广义信息是指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自的属性。

  一般信息是指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只强调对象与人的作用与联系。

  狭义信息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即排除所有其他可能性,只取其中一个的可能性。(在新闻学里主要指狭义这一定义)

  2、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理论、方针、政策、伦理道德、立场态度)。

  3、舆论: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二、简答

  1、信息的基本特点和一般特点是什么。

  第一、信息最基本的特点:信息必然包含着新的情况,新的知识,新的内容。

  第二、信息的一般特点:1)共享性或称使用不灭性。正是信息的共享性才使得信息得以传播。

  2)扩缩性。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压缩也可以扩展。

  3)组合性。两个以及两个以上的信息的有机组合,可以产生出新的信息来。

  4)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这是信息和物质的又一显著区别。

  5)相对性。信息的相对性是和人们对外界信息的选择性注意密切相关的;所注意到的信息又和接受者的内在需求相关。

  2、信息对新闻工作的要求是什么。

  第一、在观念上必须明确:①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新闻媒介以向社会提供广泛而及时的信息作为其生存的前提,一切宣传都必须建立在信息的基础上。②新闻必须致力于消除读者的不确定性。

  第二、在新闻工作业务上也体现出新的要求和特色:

  1)变一次性的终端报道为分阶段的连续报道。"事前有预测报道,事件发生时有动态报道和追踪报道,事后有反馈总结报道"

  2)加强深度报道。是依据信息可以扩缩的特点,对信息进行深加工。

  3)加强新闻综合评述。这是信息的组合性特点在新闻报道中的具体运用。

  4)加强全方位报道。这是运用信息使用的多角度特点,对新闻作多侧面、多角度的报道。

  3、宣传与新闻的区别与联系。

  第一、新闻与宣传的基本区别: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

  第二、具体区别:1)出发点不同:宣传的出发点是出于宣传者自身的生存、发展的需要去追逐受众;

  新闻的出发点是受众出于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而追逐信息。宣传追逐受众,受众追逐信息。

  2)归宿点不同:宣传者传播观念的目的是要人们理解它、接受它、支持它。宣传者在宣传之前,有自己的主观意图,通过宣传,力图影响人们的思想,让受众自觉自愿地按照宣传者的意图去行动;

  新闻发布者除了以新闻谋利外,对新闻本身,没有自己的主观意图,任凭新闻接受者自己去分析、判断,作出决策。

  3)传播的方式不同:新闻(信息)的传播是一次性的,第二次、第三次就不能再称为新闻(信息)。

  宣传却需要经常重复,以加深人们的印象,利于人们的了解和理解,并往往用一种或多种不同的形式反复宣传同一种观念。

  4)传播的要求不同:信息沟通要求定量的准确(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准确)

  宣传要求定性的准确,即观点和材料的统一。观点要求正确、鲜明;材料要真实、典型。

  第三、二者的复杂联系:尽管二者从动议、特点、只能上均有原则性的区别,但又出现一定的特殊复合现象。媒介的所有者(私人、集团、政党、阶级)或新闻工作者自身处于某种目的,自觉不自觉地利用新闻报道宣传一定的思想、观念,表达自己对新闻事实的理解和评价。

  4、决定宣传效应的因素:

  第一、宣传的目标都是为了达到预定的宣传目标,即争取良好的宣传效益。宣传作为一个传播过程,其影响因素为:who(宣传者)、whom(被宣传者)、whay(内容)、where(场合)、when(时机)、why(动机)、how(宣传方法)。

  第二、1)宣传者:不但是宣传活动的组织者,是一切宣传的信源,而且宣传者的自身形象是决定宣传成败的重要因素,在有些情况下,是决定性因素。信任度和宣传效益成正比。

  2)宣传对象:其既是宣传效果的承担者,也是宣传效果的最后鉴定者。("魔弹论")

  3)宣传内容:在宣传效益中,起最后决定性作用的是宣传内容。

  4)宣传场合:分封闭环境和开放环境。在封闭的环境下信息渠道单一,外界的干扰小,宣传容易取得预期效果。开放环境下,信息渠道多样,各种竞争性或敌对性的信息、观点都设法争取受众,宣传要取得预期效果就困难。善于组织和选择局的宣传场合是取得预期效益的重要一环。

  5)宣传时机:宣传需要针对各个个体在不同时机的不同心理状态,才取得预期效益。

  6)宣传动机:宣传的动机不同,宣传的效益也必然不同。宣传的目的要十分明确。

  7)宣传方法:宣传者要达到效果必须得当地运用一定的宣传手段、技巧和媒介途径。

  5、舆论的本质和特点:

  (一)本质:舆论作为公众意见(公共意见)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并因此具备许多独有的个性。。

  (二)特点:①公共性。具体体现为舆论指向的公共性和作用目标的公共性。

  ②公开性。舆论对社会生活现实直接或间接干预,都是在社会公共领域发挥作用。

  ③急迫性。舆论涉及的都是近在眼前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是舆论的急迫性

  ④广泛性,舆论的广泛性是指舆论存在范围的广泛性和影响范围的广泛性

  4)评价性。它是一种意见,是对事物作出的判断,带有明显的主观倾向。

  6、舆论的社会功能和主要目的。

  第一、社会功能:以公开表达的集合式的公众意见直接或间接干预社会生活,这是由其"民意表达和民众力量的显示"的本质特性所规定的。

  第二、目的:使公共事务最大限度地符合公众共同的意志和要求。

  第三、主要功能:对涉及公共事务的组织、人员的行为实行监督,进行有效的制约和限制,使之服从、服务于即定的公众共同意志,符合公众共同利益。是社会控制的有力形式之一

  7、舆论控制作用的表现:

  第一、对国家政权、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舆论针对公共事务,作为最大公共权利的国家权利成为监督和制约的最主要对象,其体现在对国家和政府决策过程、决策施行结果和相关决策执行人物上。

  第二、对公众行为的鼓舞或约束。鼓舞公众成员合乎社会公德的行为,约束、制止损害公德的行为发生;鼓舞公众成员符合职业道德的行为,约束和制止公众成员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此外,舆论还常常在社会改革和革命中担当启蒙思想、争取群众的先导作用。

  8、舆论的两面性及其衡量标准:

  第一、舆论虽然是公众集中意识倾向的表达,但由于公众认识水平等自身条件的限制和外在客观条件的制约,这种集中意志并非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

  第二、舆论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其重用是正负双向的,它的质量存在高低之分,好坏之别。

  第三、衡量舆论的标准是舆论作用于社会实践的后果,包括直接与间接、长期与短期的结果等。

  9、新闻媒介与舆论导向之间的关系。

  第一、反映并代表舆论。1)公开表达对于舆论既是必要条件又是最后形成的标志,而公开表达又必须借助一定的媒介。所以舆论的形成始终到少不了新闻媒介这条最公开的渠道。

  2)新闻媒介为舆论起到了最经常的承载作用,使得媒体从最单纯的表达渠道"晋升"到公众代言人的位置,即"拟态公众"。

  3)新闻媒介在舆论领域同时扮演了公众论 坛和公众代言人的角色。它既是舆论的载体,又是舆论主体(公众)的影子。

  第二、引发舆论。1)舆论要形成,必须要有意见就指向——特定公共事务,而人们对这一事务重要信息的了解主要来自于媒体。公众对于外界信息重要程度的判定也主要依据新闻媒介判定的顺序。

  2)新闻媒介设置的议题常常衍生为舆论的源头,即公众关注的公共问题(事务)。这是媒体长期潜在地影响、作用舆论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

  第三、引导舆论:1)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流,构筑现代信息环境,作用于人们的认识,引导舆论。信息是舆论及公众意识形成的基础,公众形成意见态度过程中实际已受到媒介信息环境的制约,这种信息钳制式地作着引导。

  2)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新闻媒介通过报道中隐含的意见倾向报道,或通过直接的评论,表达观点立场,引导舆论。而面向大众的传播媒介很容易使自己的观点立场成为"主流意见"(优势意见),从而使公众视其为多住意见而遵从和符合,往往这也是媒体有意识地控制和引导过程。(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理论)这是其强大影响力最明显的表现。

  总之,新闻媒介的确与舆论密切相关。它反映、代表舆论,引发舆论,必要时主动引导舆论的方向。

  近年来,专硕报考率越来越高,专硕越来越受学生的欢迎,但是竞争压力也逐渐变大。为了方便大家学习,考研资源为广大学子推出2017考研OL乐学 、暑期集训、精品网课系列备考 专题,针对每一个科目要点进行深入的指导分析,欢迎各位考生了 解咨询。同时,考研资源一直为大家推出考研直播课堂,足 不出户就可以边听课边学习,为大家的考研梦想助力!

  选择考研辅导班,就选考研资源!

  推荐阅读》》》

  2017考研:新闻与传播硕士(MJC)备考手册

  2017新闻传播硕士考研:外国新闻史重要知识点(汇总)

  2017考研:暑期公共课与专业课复习指导

  2017新闻传播考研:李良荣《新闻学概论》重要知识点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