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备考  > 专业目录

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变化预公告

时间:2022-08-15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专业目录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关于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变化的预公告

为加快落实“研究生招生与生源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在学校的整体安排和统一部署下,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决定自2023年起对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进行如下调整。

一、部分考试科目初试范围变化: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五个专业的初试科目中的自命题科目化学一和化学二的初试考试范围变化

1、考试科目:640化学一

参考书籍:《无机化学》(第四版),北京师范大学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物理化学》化工出版社 孙仁义 孙茜编著

含无机化学(75分)和物理化学(75分)两部分考试内容。

无机化学:化学反应平衡,原子结构、分子和晶体结构、配位化合物、硼族、碳族、氮族、氧族、卤族、碱金属和碱土金属、d区金属、ds区金属、f区金属镧系与锕系

物理化学:1、热力学部分 (30分)(包括热力学基本概念,气体pVT变化、相变化及化学变化反应过程中热力学函数的计算、利用热力学基本原理判断过程的性质、多组分体系的热力学、理想液态混合物各组分的化学势表达、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的应用等)   第1,2,3章内容;2、电化学部分(15分)(包括电解质溶液中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电导的测定与应用,原电池热力学,能斯特方程,电动势的测定及应用)  第9,10章内容; 3、化学动力学(30分)(包括反应速率、基元反应、反应分子数,反应级数的概念,简单级数的动力学方程及速率方程积分式的应用,稳态近似,平衡近似在推求复合反应机理的应用,了解催化反应及光化学反应的基本特征)第7章;题目类型:计算题45分,选择30分(以考察概念为主)。

2、考试科目:911化学二

参考书籍:《分析科学与分析技术》(方禹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北京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含仪器分析(75分)和有机化学(75分)两部分考试内容。

(1)仪器分析部分:第六章电化学分析法、第七章比色分析法、第八章第九章分离技术、第十章光分析化学概论、第十一章分子光谱分析法、第十二章原子光谱分析法。

(2)有机化学部分:

第1章 绪论: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的特性、结构概念和结构理论、化学键及酸碱的概念;

第2章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表示方法 命名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表达方式、同分异构及命名

第3章  立体化学

构象、构象异构体和构象分析及旋光异构体的判断

第4章  烷烃

有机反应及机理、自由基反应及烷烃的卤化反应

第5章 紫外光谱 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和质谱

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的基本原理、紫外光谱图、红外光谱及1H NMR的谱图剖析

第6章  卤代烃 饱和碳原子上的亲核取代反应β-消除反应

卤代烃的分类、命名及结构、卤代烃的反应及制备

第7章  醇和醚

醇、醚的结构和性质、醇、醚的反应和制备

第8章  烯烃 炔烃 加成反应

烯烃、炔烃的分类、结构和性质、烯烃、炔烃的反应及制备

第9章  共轭烯烃 周环反应

共轭双烯的结构和性质、分子轨道理论、前线轨道理论烯、电环化反应、环加成反应、DA反应和偶极环加成及σ迁移反应

第10章 醛和酮 加成反应(二)

醛、酮的分类及命名、醛、酮的反应及制备

第11章 羧酸

羧酸的分类及命名、羧酸的反应及制备

第12章 羧酸衍生物 酰基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

羧酸衍生物的分类、命名及结构、羧酸衍生物的反应及制备

第13章 缩合反应

碳负离子、活泼亚甲基化合物的反应及其在合成中的应用

第14章 脂肪胺

胺的分类、结构及命名、胺的反应、鉴别及制备

第15章 苯 芳烃 芳香性

芳香性的判断及芳烃的基本化学反应

第16章 芳环上的取代反应

芳香亲电取代反应的定义及机理(硝化、卤化、磺化、Friedel-Crafts反应、Blanc氯甲基化反应、Gattermann-Koch反应、取代基的定位效应及苯环上多元亲电取代的经验规律、芳香亲核取代反应(一)加成-消除机理(SN2Ar机理)

第17章 烷基苯衍生物 酚 醌

苄位的化学反应、酚的命名、结构、反应及制备

第18章 含氮芳香化合物 芳炔

芳香胺及芳香硝基化合物的结构和基本化学性质、芳香重氮盐的制备及芳香亲核取代反应(四)、苯炔的反应芳香亲核取代反应(五)苯炔中间体机理

第19章 杂环化合物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五元杂环化合物(呋喃、噻吩、吡咯)及六元杂环化合物(吡啶)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第20章 糖类化合物

糖的分类、还原性与非还原性糖的判断、糖的鉴别、单糖的化学性质

二、招生学科变化:原药物化学、药理学和药剂学三个专业,现按一级学科(100700药学)招生,所研究方向分为:药物化学、药理学和药剂学。招生计划将按照方向设置,并将按照药学一级学科划定复试分数线。

一级学科药学的考试科目:663 药学专业综合(和去年相同)。考生根据所报考的二级学科选择: 药物化学方向: 《药物化学》(第四版),尤启冬(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21年。 《药物化学》(第七版),尤启冬(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年。 《基础有机化学》(第四版),邢其毅等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 《有机化学》(第二班),李艳梅主编,科学出版社,2016年。 《有机化学》,李小瑞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6年。 《有机化学学习与考研辅导》(第三版),李小瑞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20年。 药理学方向(涵盖药理学、肿瘤学、生物化学): 《药理学》(全国高等学校十三五本科规划教材,第9版),杨宝峰、陈建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8年07月; 《肿瘤学概论》(全国高等学校十三五本科规划教材,第2版),赫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年8月; 《肿瘤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郑杰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年3月。 药剂学方向: 《药剂学》第8版,方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第5版,刘建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物理化学》第8版,李三鸣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药物化学方向:一、有机化学部分(60%):1、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命名及物性:1)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物现象;2)有机化合物结构式的各种表示方法;3)有机化合物的普通命名及国际IUPAC命名原则和中国化学会命名原则的关系;4)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其结构关系。2、有机化学反应:1)重要官能团化合物的典型反应及相互转换的常用方法,其中重要官能团化合物包括:烷烃、烯烃、炔烃、卤代烃、芳烃、醇、酚、醚、醛 酮、醌、羧酸及其衍生物、胺及其他含氮化合物、简单的杂环体系;2)主要有机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缩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重排反应、自由基反应、周环反应。3、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及反应机理:1)诱导效应、共轭效应、超共轭效应、立体效应;2)碳正离子、碳负离子、碳自由基、卡宾、苯炔等活性中间体;3)有机反应机理的表达。4、有机合成:1)官能团导入、转换、保护;2)碳碳键形成及断裂的基本方法;3)逆向合成分析的基本要点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5、有机立体化学:1)几何异构、对映异构、构象异构等静态立体化学的基本概念;2)外消旋体的拆分方法、不对称合成简介;3)取代、加成、消除、重排、周环反应的立体化学。6、有机化合物的常用的化学、物理鉴定方法:1)常见官能团的特征化学鉴别方法;2)常见有机化合物的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质谱的谱学特征;3)运用化学方法及四谱对简单有机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7、有机硫,磷、硅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油脂、氨基酸、蛋白质、萜类、甾族等天然产物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二、药物化学基础部分(40%):熟悉药物化学在药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掌握药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药物的结构及药理作用、合成制备路线、重要药物的构效关系和寻找新药的一些基本理论与途径。要求能从基本化工原料出发,经多步反应进行1至3个经典化学药物的合成,并具有一定独立性设计实验方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常用分析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原理。四、具有一定的英文文献的阅读能力,知道常见的化学试剂、化学名词等的中英文。

药理学方向:a、药理学基本原理:药效学、药动学、药物代谢、药物毒性、新药研发;b、肿瘤药理学:肿瘤药理学概论、传统抗肿瘤药物、分子靶向药物;c、分子及细胞生物学: 细胞基本知识、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细胞信号转导、细胞核和染色体、细胞增殖及其调控、细胞分化及其调控、基因表达及其调控、细胞衰老与凋亡;d、基础生物化学:蛋白质化学、核酸化学、酶、糖代谢、生物氧化、脂类代谢、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代谢、核酸降解和核苷酸代谢、DNA生物合成及损伤的修复、RNA生物合成、蛋白质生物合成、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和调节控制;e、生物仪器与实验技术:离心机、酶标仪、流式细胞仪、荧光显微镜、生物成像仪、电泳、细胞培养技术、动物给药;f、神经药理学:传入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及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

药剂学方向:a、药剂学部分: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药物溶液的形成理论、表面活性剂、微粒分散体系、药物制剂的稳定性、粉体学基础、流变学基础、药物制剂的设计);药物剂型概论(液体制剂、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固体制剂、半固体制剂、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中药制剂);药物制剂的新技术与新剂型(固体分散体、包合物、微粒分散系、缓控迟释制剂、靶向制剂、经皮给药制剂、生物技术药物制剂)。b、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部分:药物及剂型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单室模型、多室模型、重复给药、新药的药物动力学研究。c、物理化学部分: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多组分系统热力学、化学平衡、相平衡、电化学、化学动力学、表面现象、胶体分散系统、大分子溶液。

上述变化最终以9月学校研招网公布的信息为准。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招生咨询联系信箱及联系人详见官网http://www.chem.ecnu.edu.cn/7e/f5/c26579a425717/page.htm

欢迎有志青年报考华东师范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