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备考  > 考研政治

开始刷1000题了吗,错误率很高?希望这篇可以帮助你!

时间:2021-01-27     作者: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政治
  摘要:八月到了,很多小伙伴已经开始准备复习考研政治了。那么,几乎人手一本的《1000题》,你做得怎么样呢?

  多数同学都说自己的正确率低,甚至开始心态崩了。但每个人的评判标准不同,大家切勿陷入盲目的焦虑和沮丧,不如先让我们看看《1000题》的作者肖秀荣教授的权威建议和分析。

  一、《1000题》权威建议和分析

  Q1《1000题》应该怎么用啊?

  肖老师:建议将7、8月作为考研政治全面复习阶段,而这个阶段的任务是“全面复习、打好选择题的基础,并初步熟悉考研政治的话语体系。”无论是单选题,还是多选题都需要认真对待。通过做题反抓书本的重要知识点和命题思路,感受一个知识点的不同考察方法。这一轮推荐的学习方法是“看一章《精讲精练》,做一章《1000题》,趁热打铁加深印象。《1000题》的解析部分专门标有该题知识点在《精讲精练》上的位置,可以快速翻查找到上下文”。

  Q2《1000题》的正确率高低标准是什么?

  肖老师:“正确率方面,比较理想的是不应低于真题正确率,也就是单选65-70%,多选50-55%。如果低于这个正确率太多,说明复习的太快,或者方法有问题,需要及时调整。”

  二、《1000题》学长学姐建议

  针对1000题的学习,帮帮采访了一些学长学姐,有以下建议:

  1.使用方法

  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肖秀荣1000题当然要搭配他的《精讲精练》来学习。

  遇到一道题,不仅以知道正确答案为目的,还要明白另外三个选项错在哪里。

  实在不会,翻精讲精练找相关知识点,查缺补漏。

  2.1000题做几遍?什么时候做合适?

  其实在暑假的时候,这本书大概也就出版了。这也意味着暑假期间要开始考研政治的学习。

  时间安排上可以适当放松,早晚看一看知识点,做做1000题。

  想拿高分的同学,记住,9.10月份之前,肖秀荣1000题至少要过2-3遍。(这里是指认真做,一道题一道题扣细节,选项都能知道哪里错了,它应该出自哪个章节等等,在脑中形成体系)

  每天合理安排时间,规划每日任务,错题或者知识点要记在错题本上,以便下一次复习。

  3.1000题做题顺序是怎样的?

  其实从近年试卷可以看出,政治一直围绕基本原理来考查,注重考生的基础概念,基本理解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形式政治等等,成了重中之重,所以在做题期间要把侧重点转移到基础之中。

  至于做题顺序,我是按照马克思基本原理,近代史,毛概,思修,形式政治来完成。近代史要放在毛概前面做。因为你在理清时间线的基础上做毛概才会更加清晰简单,否则只会是一头雾水。

  4.适当搭配网课来看

  首推徐涛,打基础必备,有的同学会有疑问,用肖秀荣的教材再用别人的网课是否会不太得当。其实我当初也有这样的想法,但其实考研学习讲究“集百家之所长”,徐涛的网课好,好在基础打的牢,腿姐技巧讲得好,做题更加轻松。肖秀荣教材出的好,1000题,肖8肖4人手必备。所以说根据你哪方面薄弱,选择适合你自己才是最有效的。

  1000题的练习是考研政治的重中之重,利用暑假多复习,那么你就会在以后的日子更加轻松。

  三、《1000题》错很多,怎么办?

  很多同学会有这样的疑问,《1000题》错很多,怎么办?如果想要提高正确率,就要有针对性地改变自己的复习策略和心态。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举个例子,如果一开始在马原上面复习进度卡得比较厉害,严重影响了复习的状态,可以先跳过,从毛中特开始复习,等开始有点感觉和做题经验之后再回来看马原。

  2、视频和书本要善于结合。

  视频是更便于我们理解和接受的形式,而《精讲精练》则是更加全面的知识呈现,做题前不要忘记浏览下书本上很细小的点。

  3、把握学习目标。

  肖老说:“选择题不用刻意去背,眼熟手熟是最重要的。”我们这一遍复习的任务更多地是培养自己的“题感”、培养自己对于政治这门学科的熟悉度,有一个宏观上的把握即可。

  4、摆正心态。

  《1000题》不是打击信心的,而是检测知识漏洞的。其实换个角度说,你错的越多,你应该越高兴。做错的这道题就会倒逼你去翻书、去理解、去二次记忆和二次梳理。大家万不可因为做错题而丢失了心情和自信心!
在线报名
上传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