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备考  > 考研政治

2020考研政治马原重点:认识的本质

时间:2019-12-06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政治

认识的本质

1.认识的本质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唯物主义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唯心主义哲学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做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3.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二者之间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1)旧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不能把认识看作是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2)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

①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再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②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把认识看成是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

4.能动反映的基本特点

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和本质。(摹写性)

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能动创造性)

第三,在人的认识活动中,摹写、反映的特性与能动、创造的特性,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坚持反映的摹写性和创造性的统一,才能真正揭示认识的本质和规律。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