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备考  > 考研政治

2020考研政治马原重点: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时间:2019-12-06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政治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两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第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

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

理性认识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二者对立统一:

一方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所以,“熟知不等于真知”,“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

另一方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相互联系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①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所谓“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②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通过感性认识来说明。黑格尔说过,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

(3)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唯理论——否认感性认识而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经验论——否认理性认识而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导致实践中的经验主义。

(4)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的条件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①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②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第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1)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原因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于:①从实践角度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②从认识的角度看,使认识得到检验、修正和发展。

(2)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条件

实现由认识向实践的飞跃,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包括确定实践目的、形成实践理念、制定实践方案、进行中间实验、运用科学实践方法等。从认识到实践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人民群众进行组织和宣传,让理论为群众所掌握,转化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2.两种因素: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

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

理性因素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在认识活动中主要有:①指导作用。②解释作用。③预见作用。

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像、直觉、灵感等。它在认识活动中主要有:①激活作用。②驱动作用。③控制作用。

3.两种属性: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认识的发展过程还表现在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上。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①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②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主体的认识能力的限制和社会历史实践水平的限制。

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就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动力。这种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4.两个统一: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

复和无限发展,这是人类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2)认识运动中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