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备考  > 考研政治

2020考研政治近代史纲要重点归纳:为新中国而奋斗

时间:2019-12-06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政治

考研政治史纲知识点复杂,复习有难度,我们要学会归纳总结,新东方网考研频道特别分享史纲要点归纳:为新中国而奋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部分有哪些知识要点: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1. 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

2. 重庆谈判从1945年8月20日到10月10日结束。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

3. 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军队以进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挑起了全国性的内战。

4.在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同时,解放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其基本内容是要坚决地支持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采取各种适当方法,使地主阶级剥削农民而占有的土地转移到农民手中;用一切方法吸收中农参加运动,绝不可侵犯中农土地;一般不变动富农土地,对富农和地主有所区别;不可将农村中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方法,运用于城市中反对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斗争。这就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这一政策的提出,标志着解放区在农民土地问题上,开始由抗日战争时期的削弱封建剥削,向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过渡。

土地制度改革,是从根本上摧毁中国封建制度根基的社会大变革。

5. 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时期,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他们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

①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他们是反动势力(有时称顽固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其政治代表先是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

②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政治主张是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6. 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做了报告,主要内容有:

①提出了迅速夺取全国胜利的方针,解决剩下国民党军队的方式是天津式、北平式、绥远式。

②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③指出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

④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战斗的作风”。

7. 完成创建新中国的任务,是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来承担的。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被认为是新中国奠基的3个历史性文件。

《共同纲领》在当时是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