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备考  > 考研政治

2016考研政治寒假看故事学哲学原理(二)

时间:2015-07-21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政治

大家都知道我们考研政治的考题的哲学题也就是34题对哲学知识点的考察历年来都是通过小故事小材料的形式来考察的,所以,不仅要会原理而且还要会分析故事,从故事中准确的总结原理,并且用原理解释材料,从今天起,考研资源网政治教研室张孟孟老师将会通过从不同的角度选取合适的例子来讲解咱们的哲学原理,帮助大家从例子中学原理,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古时有个人,借了别人的钱,到期债主来讨债了。欠债人说:“一切都是变化的,借钱的那个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了。因此,我不欠你的债。”债主发了脾气,打了他,两个人撕扭到了法庭。法官问欠债的人为何不还钱,他又把理由说了一遍。法官问债主为什么动手打人,债主也说:“一切都是变化的,打人的我已经不是现在的我了,因此他想要告就告打他的那个我去吧。”

【点评】这则故事幽默而诙谐的告诉了我们理解运动和静止的关系的重要性。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否认相对静止,否认事物的稳定性,会走到何等荒谬的境地。故事中的欠债人只强调了绝对运动是诡辩论,而债主的以彼之道还之彼身也让他哑巴吃黄连尝到了诡辩的滋味。

【大纲相关知识点回顾】

物质和运动,运动和静止,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

1、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恩格斯说"运动,就它被理解为存在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 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2、物质和运动是不可 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 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载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3、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

4、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物质运动总是在-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 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 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本文作者为考研资源网政治辅导名师——张孟孟)

推荐阅读:

2016考研政治马原复习指导:真理和价值浅析

更多考研精华资料、实时资讯、经验分享请加2016考研交流QQ群:,也可关注官方微信号: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