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备考  > 考研政治

2016考研政治思修复习指导: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基本内容

时间:2015-07-21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政治

第一,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诗经》中的“夙夜在公”;《书经·周官》的“以公灭私,民其允怀”;西汉贾谊《治安策》中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陆游的“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孙中山的“天下为公”等等都显示了强烈的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献身精神。

第二,整体主义具体引申出中国古代爱国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即国家统一。中国人特别重视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中国古代的民族统一思想萌芽于黄帝统一黄河流域。到了奴隶社会,统治者认为自己是天子,即上天之下都是他的统治范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中国古人眼里,所有的自然地域都是天子的管辖范围,不能存在也不允许存在分裂的状态。这是中国人重视国家统一的理念基础。

第二,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特别强调要“推己及人”,关心他人,也就是“仁者爱人”。孔子以“仁”作为自己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并最先把“仁”同“爱人”联系起来。墨子从人和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功利原则的角度,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孟子也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第三,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第四,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第五,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中国传统道德认为,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是因为人有道德。儒家传统伦理思想认为“为学的目的”就是要“改变气质”,以达到“成贤”的目的。孔子主张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应当追求崇高的精神生活,并把这种对精神生活的追求,看作人生的最大快乐。道家更崇尚精神境界,把成为无私无欲的“真人”、“圣人”作为最高的人生理想。墨子的“尚贤”,推崇“圣王”、“贤人”,把为大众谋利的牺牲精神,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古人追求崇高的道德理想的精神在今天对我们青年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六,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中国历史上的儒、墨、道、法各家都认为,在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人格的同时,最重要的就是要奋发向上、切磋践履、养心修身、变化气质,以达到最高的理想人格的目的。孔子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他特别强调道德主体的能动作用,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认为“仁”这一最高的道德品质和道德境界,对人们来说,并不是遥远而不可达到的。墨家也非常强调“修身”,强调“察色修身”和“以身戴行”,注意社会环境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影响。这一点也是需要我们继承并发扬光大的。

以上六个方面是中华民族的古代优良传统道德的概括,这些又可以衍生出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爱国爱民、廉洁奉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艰苦朴素、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尊师敬业等等道德,还形成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仁民爱物、奋发图强的人生哲学和人生态度。

(本文作者为考研资源网政治辅导名师——潘磊)

推荐阅读:

2016考研政治思修与法基各章节地位和作用

更多考研精华资料、实时资讯、经验分享请加2016考研交流QQ群:,也可关注官方微信号: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