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财经大学兰州大学浙江理工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资源网 > 考研备考  > 考研政治

考研政治经济学中剩余价值概念区分

时间:2015-07-21     编辑:考研资源网  所属栏目: 考研政治

马克思主义的两大发现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理解剩余价值是学好政治经济学的基础。对于初期准备考研政治的学生来说,看到有关剩余价值的概念往往分不清楚,如临大敌。如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这几个相似概念,不会区分。下面老师就针对初期准备考研政治的学生,详细讲述一下这几个概念的基本内容及其应如何区分,希望能帮助广大考生理解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

一、剩余价值

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占有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进行生产的最终目的。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二、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是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两个概念。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长,剩余价值率越高。还有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来增强剩余价值。所谓的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生产的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的。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

三、超额剩余价值

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客观上促进了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条件下,每个资本家总是力图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的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以上就是政治经济学中经常涉及的几种剩余价值的主要内容,小编老师提醒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注意对比相似的概念,在习题中认真揣摩这几个概念的细微区别。这几个概念经常命制单选题和多选题,所以并不是要求我们复习时一字不漏的背下来,而是应该加强理解。

推荐阅读:

2016考研政治马原知识点逻辑图

更多考研精华资料、实时资讯、经验分享请加2016考研交流QQ群:,也可关注官方微信号:</

在线报名

上传格式要求:doc、docx、rar、zip、xls、xlsx(5MB)

确认报名
地区分站北京 河北 天津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怀柔网站建设